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向他們和奮鬥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在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青年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時舍生忘死,在社會期盼時扛起責任,擔起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榮使命,展現了創造曆史、書寫未來的希望。書信雖短,情懷卻長,PP电子學院全體學生黨員學習此信並進行熱議。

青年之模楷,必隨之
博2019黨支部田園園認爲青年柔醱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起到不行忽視的作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有無所顧忌奔赴一線的熱血青年,有不辭辛苦堅守崗位的踏實青年,還有服從大局苦中作樂的豁達青年……正是這一群新時代的新青年,讓我們了解到青年的力量。我們要向新時代的青年榜樣學習,也要不斷地反思自我,用青年人應有的熱情去奉獻、回報社會,更要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碩7094黨支部李子墨從習總書記的回信中,深刻感受到90後這一支新時代下朝氣蓬勃的新青年隊伍身上的正能量。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手持“利刃”,披荊斬棘,不畏艱險,將家國大義擺在第一位。曹懿同學說到,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鬥爭中,90後青年以國家和人民的需求爲己任,舍生忘死,勇挑重擔,沖鋒在前,充实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爲新時代的青年樹立了先鋒形象。
碩7093、7096黨支部陳昕認爲90後黨員在這次疫情中讓人們看到了青年的擔當與責任,在疫情爆發的初期也積極向親人宣傳疫情的發展態勢和防護要领,號召積極配合政府部署並主動爲武漢一線捐款。宮鳴同學說到,也許在老一輩眼裏,年輕一代是缺乏集體責任感,缺乏刻苦耐勞精神的一代,但實際上,在嚴重的災情面前,年輕人經受住了考驗,展現出了強大的能力和動人的奉獻精神,托起了祖國的希望。
碩9105、9108支部從這次疫情中看到,我們青年黨員這顆赤子之心是永遠向著人民,向著國家,向著黨的。只有在如今紛擾複雜的國際政治配景下堅持不懈地努力,沈澱自身,才气在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刻有底氣站在他們身前,才气如總書記所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邦國之責任,必擔之
博2017、2018黨支部馮姚瑤看到了交大青年在抗疫中做出的貢獻:大數據研究服務于雲南省疫情排查鎖定事情,交大一附院二附院的醫療團隊出征湖北服務抗疫一線,交大青年參與抗疫志願服務等。“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交大人把論文寫在臨床治病救人上,把論文寫在保衛人民生命宁静上。她飽含情感地說道,責任,是交大青年對祖國與人民不變的承諾。作爲新時期交大青年,更要將自身發展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相連。
碩8088支部邊道欣在看到90後黨員義無反顧積極報名前往疫情一線,舍小家爲各人,犧牲自己來換取國家太平的事迹後,爲青年黨員身上洋溢的英雄主義而感動。不懼,本是青年模樣。時代給予青年考驗,青年必將出戰,必將凱旋。張玉紅同學反觀自身,同樣是作爲90後党员,要在以後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写TΑ
《論中國》中有句話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碩8085、8086支部的殷睿說到,在國家危難之時,全體90後党员成爲了那群最勇敢的人,爲了守护我们可爱的祖国,我们也终将成爲这样勇敢的人。陈天丰认爲坚定理想、学好本事、勇挑重担,这就是我们青年一代应该要做的,在这三条要求的推动和指导下,历史终将见证,以抗疫一线90後爲代表的这一代中国青年,必将成爲能够继续民族再起大任的时代新人。
碩9106、9107支部张兴认爲疫情是凄惨的经历,却也是体现家国情怀最生动的课堂,在疫情中看到了举国抗疫的坚定信心,也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磅礴伟力。刘晓同志认爲今世青年学子应该以这些援鄂医疗队的“90”後党员爲模范,将自己所学发挥到极致,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真正地、脚踏实地的服务社会。一个有理想、有本事、有继续的青春,才会迎来一个愈增强大稳定、繁荣兴盛的祖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疫情之下,我们没有在最前线英勇奋战,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後”党员就是我们的优秀楷模。作爲今世青年,时代重任在肩,国之重任在肩,我们必将响应国家招呼,不负韶华,勇挑重担,镌刻属于我们的时代印记,让青春绽放荣光。
稿件整合:蔣金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