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116講
讲座时间:2011年3月9日 19点00分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戴生岐教授
講座主題:關中人地域文化性格的民俗學探索
主辦單位:
PP电子社会科学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歡迎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老師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長安大學文化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陝西省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陝西省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會理事。編著、主編、編委、參編各類專著教材12本;共撰寫各類論文100多篇,其中有11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複印中心全文轉載或目錄索引。共獲省級政府或省級學會學術獎12項。
內容簡介:本講座來自戴生岐教授十余年的研究结果:戴生岐教授1997年參與山東大學孔令仁教授主持的國家教委85重點項目“中國老字號”的研究,爲陝西省唯一編委,撰寫西安老字號26家計10萬字,引發關中地域文化研究興趣。2004年主持長安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關中人人格氣象研究”,2008年主持陝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重大現實理論問題項目:陝西省人民地域文化性格的實證性研究。
關中號稱“八百裏秦川”,南抵秦嶺,北至黃土高原,東到潼關,西到寶雞,呈東西延展的矩形,東、西兩側分別與山西、河南、甘肅等省接壤,南北與陝南山地景觀區和陝北黃土高原景觀區相鄰,這樣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決定“秦中自古帝王都”,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爲世界著名的四大古都。長安文化,以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被譽爲中國文化的根系。關中人大多性格內向,寡言少語,外冷內熱,情感深藏。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和人們認識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發現制約西部發展的“瓶頸”可能主要是一些非制度性的文化因素,其中關中人生、蹭,愣、倔的地域文化性格,就值得反思。本講座以實證主義的要领,深入探討關中人地域文化性格之曆史泉源及其優化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