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146講
讲座时间:2011年10月12日 19点00分
講座地點:主樓D-205教室
講座人:蘇育生教授
講座主題:談秦腔的特點及其發展狀況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西安交通大學藝術博物館
歡迎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老師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曾先後擔任西安市文化局副局長、文聯黨組書記、文化局局長等職。陝西省作協會員、陝西省劇協會員,西安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員、西安聯合大學客座教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作爲戲迷濡染于西安各戲班和劇團,得以觀賞風格迥異的秦腔舞台藝術,熟知秦腔演員的演出程式及上演的各類劇目。八十年代初,因在宣傳、文化部門事情之便,與秦腔界各方面人士多有接觸,並有意搜集秦腔有關資料,開始著手秦腔的評論與研究事情,相繼有秦腔評述文章面世。八九十年代,參與陝西省戲曲志的編寫,並主編西安市戲劇志的事情,從而全面地掌握西安及陝西的秦腔發展曆史,有《談秦腔的起源、發展及形成》、《西安秦腔發展簡史》等長篇論文。出书專著《中國秦腔》、《秦腔藝術談》、《範紫東研究資料》,主編並參與編寫《易俗社八十年》《陝西戲劇志?西安卷》《中華妙語大辭典》等。
講座簡介:
秦腔承載著大西北壯美的風情神韻,蘊藏著西部藝術的精華;秦腔用那激蕩的血氣澆灌著西部雄壯的山脈,蒼遠的黃土地,伴隨著西北人的世世代代。今天,在都市鋼筋水泥之中的秦人後代,只要身邊有秦腔的旋律響起,胸中的豪邁之情就會被點燃,因爲他們無數次被田間小道或街頭巷尾飄來的秦腔浸潤過,被耳邊傳來的慷慨激昂,如泣如訴的秦腔打動過。
作爲最古老的劇種,秦腔在它的不斷發展和演變當中,出現過什麽樣的热潮,如何影響其他劇中的發展,它的造型藝術、音樂唱腔、舞台演出是如何傳誦秦人的心聲,熏染一代代觀衆?講座者將以他多年來收集的珍貴秦腔史料:唱片、錄像、磁帶、圖片向我們講述秦腔的曆史、秦腔的藝術特征;帶領我們欣賞秦腔舞台上演出的一出出經典劇目;從而感悟秦腔生旦淨醜、唱做念打、以虛寫實、濃墨重彩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