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英国学术院(British Academy)的协议,英国著名学者,今世国际信息哲学(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的积极提倡者和首创人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教授,应邀于2008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国进行了会见,共做了五场系列学术讲演。其中在北京进行了四场,划分在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应我校PP电子学院的邀请,弗洛里迪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特意部署在西安,于9月27日至30日顺访了西安交通大学,9月28日下午在PP电子学院聚会会议室做了讲座:“信息哲学:概览”(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an Outline)。

弗洛裏迪的信息哲學講座在交大引起了廣泛關注,在交大主頁的講座中其點擊率爲最高。弗洛裏迪在闡釋自己所提倡的信息哲學這一新的研究領域時,他以哲學家的批判視角進行著元哲學的追問,爲信息哲學提出了5組18個有待解決的大問題。位于中心的是焦点看法“信息”,其余各個問題被歸入以下四個方面:語義、智能、自然和價值。在提問環節,交大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弗洛裏迪先生贊歎不已。他認真地思考回覆著每個問題,不論提問者研究信息哲學還是第一次接觸這個領域。正如弗洛裏迪所總結的,哲學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任何人都可以進入,並且差异意見總有可能。哲學還是一種動態空間,當外在文化環境發生改變,哲學就要追隨這些改變而實現自身的“進化(evolve)”。
講座之後,弗洛裏迪教授與我校PP电子學院邬焜教授進行了進一步的座談,座談中邬焜教授向弗洛裏迪教授介紹了中國信息哲學研究的現狀和曆史,弗洛裏迪教授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關注,兩位教授還對配合感興趣的若幹問題進行了對話和交流。
邬焜教授從1980年開始進行建構信息哲學的研究,是國內最早進入該領域的少數研究者之一。在長達28年的研究曆程中,邬焜教授先後出书與信息哲學相關或相近的專著12本,譯著1本,在《中國社會科學》(中、英文版)、《哲學研究》、《灼烁日報》、《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哲學動態》,以及國內外英文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50余篇,其中有關信息哲學的論文就有190余篇。國內學術界認爲邬焜教授在《PP电子雜志》1985年第1期發表的《哲學信息論要略》一文,以及陝西人民出书社1987年出书的《哲學信息論導論》一書乃是信息哲學正式創立的標志。邬焜教授的结果已被國內學術界廣泛轉、摘引和評介,他本人也被學術界譽爲“信息哲學的開拓者”、“信息哲學第一人”。
弗洛裏迪教授的講學爲我們展現了21世紀國際前沿交织學科信息哲學領域的最新研究结果,推進了我校文科的國際化進程,促進了我們積極吸收和利用國際相關領域的研究结果,在我校PP电子學院开端形成了一個與國際著名學者對話和交流的互動平台。尤爲重要的是,此次中西方信息哲學研究帶頭人之間實現了曆史性的對話,向國際學術界展示了中國學者長期以來對信息哲學問題的思考、理論建構和獨到見解,對促進中國信息哲學研究與國際學術界的接軌邁出了具有深遠意義的一步。

旅英意大利学者弗洛里迪是信息哲学(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简称PI)在国际上的积极提倡者之一,目前系英国牛津大学圣十字学院(St Cross College)的高级研究员。同时还被聘为英国号称“企业家和工程师的摇篮”之称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哲学系信息哲学(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首席研究员兼正教授。他在这个领域杰出的研究事情有两个方面,信息哲学基础研究与信息哲学的伦理学研究。凭据《科学、技术与伦理百科全书》(Macmillan, 2005)的介绍,他是意大利科学、技术和伦理在这个领域中最具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曾师从著名逻辑学家哈克(Susan Haack)和著名哲学家达米特(Michael Dummett)从事认识论和逻辑哲学研究,目前已被连选二届国际盘算与哲学协会(IA-CAP)主席。
更多詳細資料請登陸下列網址:
http://www.swif.it).
www.philosophyofinformation.net
http://en.wikipedia.org/wiki/Flori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