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PP电子學院副院長李建群教授、中文系主任焦垣生教授應邀前往英國利物浦大學孔子學院講學。

焦垣生教授以《古今說孔子——孔子形象古今之變遷》爲題,梳理了孔子自在世以來所曆經的形象嬗變:從封建時代不斷被神化的“至聖先師”到“文革”時期的“孔老二”,再到當下的“孔子熱”,折射出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曆史滄桑巨變,見證了中國從積貧積弱走向富強、直至重新以經濟強國和文化大國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息奮鬥曆程。焦教授在報告中援引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話說,邱吉爾甯願失去印度,也不願失去莎士比亞,我們中國人同樣不能失去孔子,以儒家文化爲焦点的中國文化傳統是中國人民最爲珍貴的財富,也必將成爲中國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李建群教授在“中國文化”的總題下,首先以豐富的圖片、翔實的資料和數據展現了中國自革新開放30年以來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涵蓋航天航空、交通、教育、醫藥衛生、文化、體育等諸多領域。同時指出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地區發展不均衡、環境、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其次以中國傳統思想、節日、民俗、飲食等爲例,闡述了中國文化的特質,分析了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的沖突與融合,並從個人主義/集體主義、分析/綜合等角度對比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之處,結合倫理、美學、兒童教育、飲食、婚戀觀念等方面彰顯了中西方價值觀的差異。在當代,伴隨著西方文化逐漸融入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也開始走向世界。在報告中,李教授同時側重介紹了西安交通大學和陝西文化的風采,增進了聽衆對此的了解。
兩位教授的報告激發了利物浦大學師生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聽衆反響強烈,他們在贊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余,也很關注中國當代社會和文化的變化。研究生院的一位教師在聽完報告的越日便發來信件,感謝兩位教授帶來了無比精彩的報告,並希望孔子學院能把這樣的學術報告舉辦成系列講座。
本次学术陈诉是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所举办的系列陈诉之一。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由我校与利物浦大学联合开办,于去年10月间正式揭牌,迄今已开设过多期汉语、书法等课程,开展过一系列中国文化推广运动,在利物浦大学内兴起了中国文化热,并辐射到周边几十所中小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Ann Smith、中方院长钞秋玲、中外方教职员工及中学师生代表也加入了本次陈诉,并与两位教授合影留念。
文章作者: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