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5日至9日,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所一行六人頂著酷暑,赴內蒙古進行了爲期5天的以“草原和沙漠旅遊經濟發展狀況”爲主要內容的社會考察。本次考察田主要選取了以荒原草原著稱的希拉穆仁大草原和中國三大響沙之一的庫布齊沙漠。
本次考察的第一站是希拉穆仁大草原。希拉穆仁大草原屬于荒原型草原。這種草原的突出特點是常年雨量很少,水草稀疏且低矮,如果不精心保護,極易沙化。
由于近年來草原旅遊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經營地爲中心,加之車輪、馬蹄和行人踏碾出的四通八達的门路,草原被支解爲若幹小塊,失去了統一治理和保護,在取得相應的經濟收益的同時,生態環境呈現出惡化的趨勢。

草原之行,各人在領略大自然造就的美景和盡享草原風情的同時,心中难免會産生絲絲酸楚和惋惜:人類何時才气把感恩自然、呵護自然、回報自然變成自覺的行爲!
本次考察的第二站是庫布齊沙漠。走往沙漠深處、高處才發現,這片已開發爲旅遊景點的沙漠四周其實被一片綠蔭圍了起來,橫穿沙漠還在興建著一條鐵路線,加上沙漠之舟——駝隊和隨處可見的遊客,使得死寂沙漠頓增了幾分生機。不時還能看到一株小草在烈日炎炎下的沙漠中頑強成長,讓人不由得感歎生命的堅強和偉大。

沙漠之行,各人在感受自然的众多無窮和生命的堅不行摧的同時,腦海中不斷地浮現著未來沙漠旅遊和綜合治沙的願景:利用沙漠旅遊的契機,支解圈地治理荒沙——將大沙漠支解成若幹塊,四周營造綠化帶,將移動的沙丘牢固起來——。
在完成主要考察任務之後,我們還參觀了黨和國家著名領導人烏蘭夫同志的紀念館和呼和浩特蒙亮民貿有限公司。


在結束內蒙古草原和沙漠旅遊經濟發展考察任務之際,各人依然回味無窮、思慮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