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第三屆C9聯盟暑期學校《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班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開學典禮,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及西安交通大學的75名學生與部门青年教師齊聚一堂。開學典禮由PP电子學院副院長黎荔主持。
教務處處長劉進軍對遠道而來的學生体现歡迎。他說,自2009年中國“C9”高校聯盟在西安誕生後,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9所高校間溝通交流與相助逐漸加強並召開一系列聯席會議致力于落實各項計劃;“C9高校暑期學校”是繼9校間“赴第二校園交換、學習”的又一舉措,西安交通大學地處十三朝文明古都,具有得天獨厚的曆史文化資源,責無旁貸的承擔起C9高校暑期學校《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班的任務。“我們將努力把‘C9高校暑期學校’辦成‘C9’高校聯盟的特色,使之成爲所有參加暑期學校學生多年以後的美好回憶。”
暑期學校是培養創新型拔尖人才的有效載體,C9暑期學校〈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班自2010年創辦以來,深受C9學生喜愛,受到社會媒體和國內外高校的高度關注。本屆暑期學校爲學生們設計了基礎與前沿、系統與特色相結合的課程,開設的課程涵蓋學術史、思想史、宗教史、藝術史、哲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既包罗中國傳統思想體系儒釋道思想的解讀,又包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體驗,同時還具有豐富的陝西地方特色。既有理論課程的講授,又有身臨實地的考察教學,呈現出教學手法多樣,教學內容多元一體的學術花样。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外訓條件,學校不僅聘請了校內外知名師資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理論和最新研究结果,還設置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易俗社、樓觀台等一系列專題遊學研究,並通過C9聯盟學生樓觀論道學術論壇的方式,推動學員之間進行學術交流互動。這種“遊學+授課”的教學手段,將爲學生提供深入曆史現場親曆親證的機會宁静台,拓寬視野,融会思維,開拓思路,使得教與學相得益彰。充实利用暑期學校這個平台,培養鍛煉各人的創新能力。
據悉,參加“C9高校暑期學校”的同學將會在8天的時間內進行全面的中國傳統文化學習,課程方面,哲學、文學、音樂、戲劇、書法、藝術、中華美學等各個方面均有所涉及。除了聆聽儒釋道、古樂、唐詩、民俗、考古發掘等各種講座外,還會參觀城牆、鍾樓、鼓樓、回民街、書院門、大雁塔廣場、曲江池遺址公園,以及館藏半部中華文化史的雄偉神奇的三大博物館,在“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之一的百年戲曲殿堂易俗大劇院,剛剛建设的西安交通大學戲劇學院觀看高水准秦腔演出,以及前往老子寫下《道德經》五千言的地方、中國道源聖所——樓觀台中國道文化展示區進行全天考察,並參觀以財神故裏、衆神傳說、集賢鼓樂爲特色的周至趙公明財神廟。
大學生是最具思想活力的當代青年,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責無旁貸。“C9暑期學校”深刻理解高水平大學的曆史使命,增強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勇于承擔時代重任,真正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守望者和開拓者。暑期學校開辦的一大宗旨就是讓當代青年大學生立修齊志,增強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曆史使命感和緊迫感,促進與C9聯盟高校的交流相助、豐富充實C9高校學生的暑期生活。本次暑期學校的舉辦,在爲九零後學子研習傳統文化搭建良好平台的同時,對強化西安作爲華夏曆史文化基地的文化領先职位,提升西安交通大學的辦學能力和水平發揮了促進作用。
目前高校普遍推行的两学期制因为学期过长,课堂教学较多,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小,与高校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的推行发生了一定的矛盾。第三学期就是要充实利用暑期时间为宽大在校学生开展富厚多彩的教育、教学运动,为学生缔造更多学习知识和加入社會實踐的时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C9联盟暑期学校就是探索小学期教学、创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放肆措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