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2012年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青年論壇乐成舉辦
2012-11-10  點擊:[]

11月9日下午,2012年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青年論壇乐成舉辦。论坛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旨在推进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培育马克思主义研究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青年队伍。

PP电子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領導、校外專家、校內外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碩士生3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論壇由PP电子學院副院長黎荔主持。論壇前期面向校內外公開征集論文,共計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四川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財經學院等學校和科研單位17位青年學者者的19篇論文。經過PP电子學院9位教授的盲審評分,10篇論文被評爲優秀論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宏波教授首先致开幕词,他指出在恒久的革命、建设和革新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定地、缔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建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果,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革新的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党的执政使命、党的执政情况、党的队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今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更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期间,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层论坛的召开,就是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推进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學科建設,更好地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气氛。

隨後,6位論文作者代表做了精彩紛呈的學術發言。青年教師樊曉燕介紹了她關于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思想的研究结果。青年教師、PP电子學院副院長黎荔分析了作爲當代形態的資本類型的文化資本的本質,闡釋了文化資本在後工業社會中對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指出文化産業創新與全球文化資本博弈成爲大國崛起的焦点問題。博士生王健以獨特的學術視角發掘了毛澤東思想中的公共性意蘊。中國社會科院博士生禚明亮梳理了西方多位重要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當代價值的論述,爲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仍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觀點進行了佐證。青年教師燕連福以身體哲學的邏輯作爲切入路徑,探尋了青年馬克思文本中所隱含的對身體的關注,對身體之被異化的深刻批判。西安財經學院青年教師王軒分析了人的宁静性存在與人的自在追求的相互關系,闡述了自己所理解的馬克思哲學介入宁静問題的價值方式。在學術發言的過程中,青年教師和專家就有關學術問題進行了積極的互動辯論爭鋒。

此外,彙編的《2012年西安交通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論壇論文集》中沒有获得發言機會的一些論文,如《作爲信仰的馬克思主義》、《中國腐敗影響因素的宏觀實證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契合性研究》、《制度層面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也引起與會人員的熱烈討論,認爲這些論文都從差异角度將世界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轉換爲帶有中國民族特點和時代特征的理論,作出直面現實、具有強烈實踐品格的理論建構和探索,與時俱進、現實關懷正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本色。

受青年学者果敢自信的学术激情熏染,PP电子学院院长边燕杰也即席发表了讲话,与各人分享了自己寓目党的十八大陈诉的感受。他依托自己多年學術研究的体会和加入海内外学界运动经历,论述了他所理解的门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涵及它们以何种方式才气被更好地体现和实现。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学理和信念,表达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门路的高度认同。

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學者、陝西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院長袁祖社教授,對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們的發言進行了切中肯綮的點評。他鼎力大举肯定了青年人對學術的熱切追求,對現實的強烈關懷,在學術實踐上的果敢介入,探尋理論問題的獨特視角,也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研究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要堅持學理上的嚴謹性、文體依據的實證性。

PP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晓斌总会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这次论坛的乐成举办,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學術研究有很大资助。他勉励各人,要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立场,以理论创新研究的方式,深入贯彻学习和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

與會人員配合認爲,此次論壇在西安高校中開了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搭建學術交流平台之先河,應該堅持將論壇定期舉辦下去,並適時擴大規模和影響,使之成爲陝西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青年學者交流學習的新平台和新品牌。爲進一步推進國內青年教師、學者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貢獻力量。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江南大學馬院教師來我院調研交流
下一條:邊燕傑教授榮獲國際相助研究項目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