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聯盟第四屆中國傳統文化暑期學校開學
7月15日上午,C9聯盟第四屆中國傳統文化暑期學校開學,西安交通大学及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近80名学生加入。此次C9联盟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学校历时8天。教务处刘进军处长、学生处叶明处长、PP电子学院黎荔副院长出席了开学仪式。
劉進軍處長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對來自C9聯盟各高校的學生体现歡迎,並簡要介紹了三屆中國傳統文化暑期學校的情況,希望同學們通過在暑期學校的學習,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文化創新的了解,增進友誼,爲促進各校之間的交流與相助做出積極貢獻,祝願同學們在西安交通大學度過美好的時光。暑期學校組織者黎荔副院長、西安交通大學學生代表高凡、南京大學學生代表王柳分別發言,真誠希望與來自各個學校的學生深入交流,相互學習,促進校際之間的友誼。中國傳統文化暑期學校開學典禮上,同時進行了剛剛結束的校園國學誦讀暑期學校的結業典禮,十余名穿著飄逸漢服溫文爾雅的國學班同學,以古雅悠遠的吟誦之韻,爲C9學子吟誦《詩經·木瓜》、《詩經·蒹葭》、《采蓮曲》、《長幹行》等古詩,已有三千多年曆史的吟誦,作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如今正面臨失傳。吟誦是傳承經典的一個很是重要的方式,它能讓中國經典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中來。C9學子對我校國學班學生帶有唱腔、音調崎岖起伏、語音長短相間的吟誦,對寬衣交領、袖松且長、隱扣系帶、上衣下裳的漢服,充滿了深入學習的興趣。
參加中國傳統文化暑期學校的同學將在一周的時間內進行全方位的中國傳統文化學習,除了聆聽儒釋道、古樂、書法、唐詩、民俗、考古、美學等各種講座外,還會參觀城牆、鍾樓、鼓樓、回民街、書院門、大雁塔廣場、曲江池遺址公園,在陝西曆史文化博物館邂逅37萬件館藏文物,在西安博物院觀摩13萬件館藏文物,在陝西戲曲研究院聆聽觀賞秦腔名劇,由漢服老師結合漢舞、漢禮講解漢服文化並穿著體驗,由民族聲樂老師講解古調古歌並教習《陽關三疊》、《水調歌頭》等傳唱名曲,以及前往老子寫下《道德經》五千言的地方、中國道源聖所、三十六洞天福地之首——樓觀台中國道文化展示區進行全天考察。
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偉大號召,作爲中國傳統文化體驗拓展暑期學校的倡導者、開拓者、建設者,西安交通大學積極引領學生以經典學習來修養生命,以體驗拓展來修煉智慧,以日常生活來修行人生。C9聯盟中國傳統文化暑期學校是側重培養國學興趣和情懷的一項經驗结果,是目前國內各類暑期學校中的特色品牌。四屆C9聯盟中國傳統文化暑期學校的持續舉辦,志在培養國學興趣、培育國學情懷、培植國學基本,讓優秀傳統文化紮根中華學子生命深處,“讓國學融入生活、讓國學滋養生命”,伴隨個體一生成長,真正給學習、事情、生活、人生门路注入動力,讓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成爲我們安身立命的重要基本。
附錄:
學生代表在暑期學校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列位遠道而來的同學,出席今天開學典禮的列位領導和老師們,各人早上好!我是西安交通大學自動化16的高凡,今天能夠代表我交學子在這裏發言,倍感榮幸!
在這個炎熱的夏季,看到一張張新鮮的面孔從全國各地彙入交大校園,我感应無比的高興:爲我們能夠有機會配合學習生活、收獲知識與友誼高興,更爲國內一流高校能夠有這麽好的交流平台高興!
C9聯盟創立的原則在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爲學生創造更好學習的可能性,同時促進校際之間交流,更好地利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立意創世界一流大學。聯盟從2009年啓動至今,經過2010年首期交流生項目,2011年C9-Go8國際博士生論壇,2012年《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班三年的成長,再到今年的暑期學校,我們欣喜的看到,C9內部的交流機制運轉越來越成熟,聯盟腳步越來越穩健!
今天列位腳下的這片土地,她的名字叫做交大。我想與列位分享的是我們的交大《校訓》:精勤求學,敦笃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交大校訓從最早1909年的“勤,儉,敬,信”四字,幾經變革,于1937年最終確定爲今天的形式。寥寥十六字,凝聚著我們全體師生奉如瑰寶的交大精神,指引著我們全體師生奮鬥的偏向,同樣代表著社會對我們交大學子的希冀與期許!
精勤求學。旨在培養學生如何做學問,養成勤奮學習的品行,完善知識結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慎于思考,明辨是非;學無止境,終生不辍;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敦笃勵志。《論語.述而》有言“子曰:志于道。”交大學子憧憬的“道”就是永遠追求真理,探索科學奧秘,在藝術的林園裏施展才華,鼎力大举擴張實業,推動科技结果産業化,經營四方,志在四方。
果毅力行。旨在培養學生果斷堅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包罗敢于革新創新,敢于拼搏,敢做敢爲,戰勝困難,不怕曲折,锲而不舍,紮紮實實,兢兢業業的事業心。
忠恕任事。講的是我交學子要有坦蕩胸懷,盡心爲人、仁者愛人的品德,具有自信心、責任心、競爭力、團隊相助精神,以爲世界之光的業績來證明自己。
精勤求學,敦笃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交大《校訓》曾教育並熏陶了老一輩交大人,他們中湧現出衆多傑出的人物。而交通大學中“交通”兩個字,取自《周易》中的“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我們今天彙聚在這裏:不也恰恰是在完成思維與價值觀的碰撞,學識與理念的融会,于差异之處爭辯,在差異之處尋找配合點嗎?世界的精彩正是來自于他的多樣性與差異性!今天,我與各人分享我們的校訓,同樣試圖讓各人更好的讀懂我們交大人的精神內核,告訴各人:是的,這就是我的交大,我們的交大!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會用我們的行動告訴相互,這是我的浙大、這是我的南大、這是我的中科大……從而分享屬于相互的感動!
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裏,我們將開闊眼界,增加見識,充實心靈,提高自我。但是,當我們完成小我的成長與蛻變同時,更應該銘記我們這一代人作爲大我的時代使命。“怅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我們生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輝時代,就理應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曆史使命,體現出我們應有的價值。在實現中國夢的艱難征程上,我們將成爲中國最好的工程師,最傑出的律師,最專業的醫生,最具想象力的文學家,用我們個人的小夢想托起我們中國的大夢想!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完成须要的知識與能力的儲備。那麽,就讓我們珍惜這一周的學習時間,用我們的專注,思辨,擔當,成長,不卑不亢的榮譽感,舍我其誰的曆史使命感大聲告訴世界:這,是我們的時代!
最後,再次向列位遠道而來的同學体现最熱烈的歡迎,並祝願我們的友誼之花能夠茁壯成長,燦爛綻放!謝謝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