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學召開“信息時代的哲學精神”全國學術研討會
2014-10-14  點擊:[]

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分析》編輯部、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和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配合舉辦的題爲“第十屆《哲學分析》論壇:信息時代的哲學精神全國學術研討會”于10月12日到15日在西安交通大學召開。來自全國的30多位專家學者和我校部门哲學專業的博士生參加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共錄取學術論文20篇。其中包罗兩篇分別由法國和丹麥著名學者提交的論文。

本次聚会会议的内容是对西安交通大学邬焜教授建设的信息哲学的基本理论和看法进行专题讨论。参会论文和专家们的讨论针对邬焜信息哲学的整体思想或某个看法、问题进行评论、批评、商榷或比力研究。著名的符号信息学家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S?ren Brier先生和他的中国学生周理乾博士还进行了视频讲话和讨论。

會議宣講和討論的重要論文包罗:

(法)Joseph E. Brenner:《作为信息时代精神的哲学——对邬焜信息哲学的评论》;

周理乾、(丹麦)S?ren Brier:《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哲学?——评邬焜教授的信息哲学体系》;

鍾義信:《從信息科學視角看〈信息哲學〉》;

苗東升:《由邬焜信息哲學想到的》;

肖 峰:《信息哲学并未带来“全新的哲学革命”——就三篇文章与邬焜先生商榷》;

鄧波:《信息本體論何以可能?——關于邬焜先生信息哲學本體論觀念的探討》;

段偉文:《從世界的痕迹到事實的創造——對信息哲學的反思與追問》;

王健:《信息存在論的建構路徑與哲學觀念變革——對西蒙棟和邬焜信息哲學的比較》;

李國武:《信息哲學的創立者——邬焜教授的學術品格》;

康蘭波:《邬焜“存在領域的支解”理論及其意義》;

邬天啓:《從信息世界的發現反思存在與哲學基本問題》;

李乖甯:《論符號與信息——關于技術哲學與信息哲學的一種比較》;

王有腔:《“客觀知識”辨析——兼談波普爾和邬焜的觀點》;

董思伽:《信息哲學作爲一種新興哲學能否解決現代西方哲學危機?》

本次會議的內容具有國際視野、時代前瞻性,既有對邬焜信息哲學的肯定和褒揚,也有開拓和商榷。會上專家學者們學術交鋒既友好又猛烈,充实展示了學術自由探索的魅力。

本次會議的召開一方面彰顯了邬焜教授創立的信息哲學的創新意義和價值,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清晰了解國內外信息哲學研究的現狀和更好的推動當代信息哲學的發展。

《哲學分析》雜志將從會議論文中選取兩組文章連同邬焜教授的回應文章分兩期連續發表。會議論文進一步修改後還將列入“西安交通大學信息哲學叢書(第二批)”由中國社會科學出书社出书(已與出书社簽訂了出书条约)。

據悉,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分析》論壇是專門針對國內有建樹的哲學家個人設立的學術討論形式。該舉措在中國哲學界開辟了先河,在國內外已造成了很大影響。前九次論壇分別對國內有影響的六位哲學家的學術思想進行了討論。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PP电子學院舉辦教學事情坊(一)
下一條:PP电子學院開展重陽節慰問座談活動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