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新聞與傳播專業碩4097班全體學生在主E610會議室召開了“中國人,你要自信”主題班會。班會將複旦大學張維爲教授“中國人,你要自信”的演講和柴靜“穹頂之下”霧霾調查這兩個近期關注度較高的話題進行對比分析,並結合兩會熱點展開了關于“中國人應自信,如何自信”的猛烈討論。
班会由曲益静同学主持,她首先通过PPT介绍了开展此次班会的目的及意义。张教授的演讲用一系列数据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快速生长的奇迹,告诉我们中国人没有不自信的理由;而柴静的雾霾视察确实也反映出中国为了经济生长所支付的凄惨价钱,如何找到经济生长和情况掩护的平衡点? 通过播放张维为教授的演媾和部门柴静雾霾视察的纪录片,勉励列位同学积极思考,认真寓目并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

班長崔俊晨同學看完張維爲教授的演講後,結合自己兩年的輔導員事情經曆和各人分享了自己的體會。他提到有些本科學生入黨前經常會有爲什麽要入黨的困惑,認爲中國目前和许多發達國家差距仍然很大,入黨可能會影響出國深造,這就是中國人不自信的表現之一,中國在许多方面已經和發達國家接軌甚至超過了他們,我們有什麽理由不自信?我們的國家福利越來越好,我們的護照含金量越來越高,我們的國民人均壽命越來越長,也許這還沒有達到最好,但是我們的國家走在越來越好的路上,這是我們最應該自信的理由。

接著翟琦同學從新聞專業的角度對柴靜的霧霾調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爲柴靜作爲一名記者,雖然感性的情緒更多于理性的表達,但正是這種感性使得她做出來的紀錄片更能夠打動觀衆。也正是這種感性,讓這個紀錄片擁有了一種別樣的情懷。而且在紀錄片自己的制作中柴靜利用了许多數據、圖表、圖片,讓觀衆能夠越发直觀地感受到霧霾離我們有多近,對我們危害有多嚴重,喚起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關注。聽了翟琦同學的發言,楊晔霏同學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這個紀錄片對于我們這種缺少專業知識的普通觀衆,普及性地解答了這三個問題:霧霾是什麽?它從哪兒來?我們怎麽辦?毫無疑問,這對于我國治理霧霾決心和決策的推動意義,也是不容置疑的。

于之雲同學結合兩個視頻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深刻的感受到了這其中的變化,對于發達國家,不卑不亢,不仰視不俯視才是我們應該有的姿態。雖然我們支付了環境的代價,但是縱觀發達國家,邊汙染邊發展這條路他們也曾走過,我們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麽走快走好可持續發展這條路,這需要提升每一個人的公民意識,環保意識。石橋同學對網絡上關于柴靜霧霾調查的質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許柴靜作爲一名新聞記者似乎有些偏離了新聞專業主義這條路。但就這個紀錄片而言,柴靜通過她一個人的公民意識喚醒了多數人的環保意識,也許裏面有些數據存在問題,有些表述不夠准確,我們尊重每一個專業領域的學者提出自己的質疑,霧霾調查更像是一個平台,給了這些爭議表達的空間,也使得受衆對霧霾越发重視越发了解。
最後,曲益靜同學對班會內容進行了總結,在此次“中國人,你要自信”的主題班會中,列位同學從差异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爲一名中國人,我們既要客觀理性地看到中國經濟的發展的成績,也要看到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既要自尊自信,也要经常自省,做一名有公民意識的中國人。
(撰稿人: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