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PP电子學院在主樓703會議室召開了“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的問題意識”專題學術沙龍,邀請到了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館長鍾明善先生作爲主講嘉賓,科研院副院長賈毅華老師,音樂中心馬西平教授、藝術系張伏虎教授、中文系張蓉教授、李慧教授,以及學院部门教師及研究生參加了此次座談。會議由學院副院長楊琳教授主持。
楊院長說,此次座談會的目的是充实發揮PP电子學院教師的團隊力量,探討絲綢之路文化研究項目,積極參與到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在鍾老師的邀請下列位老師就目前個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基礎做了簡單的介紹。

鍾老師首先帶領各人一起回顧了我校文科建設的曆程和PP电子學院的發展曆史,指出近幾年文科建設在我校建設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應該恢複和發展交大的文科傳統。在探討關于“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的項目時,鍾老師指出圍繞“一帶一路”可做的文化研究課題衆多,只要肯潛心研究就一定會有所收獲,列舉並贊賞了張蓉老師及其學生所做的長安古樂研究和西安古樹研究,認爲圍繞“絲綢之路”可以展開文學、工藝美術、音樂、繪畫、書法等課題的研究。文學研究可以針對邊塞詩人進行專題分析,在工藝美術研究方面,“絲綢之路”上蘊藏著衆多絕美的壁畫、畫像石等文化資源,對于這些文物的搶救和保護事情都值得深入挖掘,對于“絲綢之路”沿線的文物考古也可以結合地域文化和曆史文化進行研究。

最後,鍾老師指出,做研究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應該密切關注國家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門關于“絲綢之路”方針政策的動態及國家重要會議的精神,把研究項目與當代的曆史文化發展相結合,適應國家文化發展的趨勢和需要。做研究要有一種甘願寥寂、坐冷板凳的精神,認准了科研項目就應該踏踏實實堅持做下去,積極融入到國家、省級項目當中。鍾老師希望能通過講述自己的學習和研究的體會,爲列位師生“絲綢之路”的文化研究提供更多的想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