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在PP电子学院中设立新闻流传学院。学校对PP电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新闻流传学院的建设事情高度重视,2015年4月8日,张迈曾书记、王树国校长、王小力常务副书记、宫辉副书记、郑庆华副校长、荣命哲副校长、王铁军副校长等校领导就学院生长定位、學科建設突破思路、领导班子事情要求等内容与三个学院班子成员进行团体谈话。团体谈话历时近三个小时,谈话后三个学院班子成员均体现学校领导对三个学院生长的顶层设计思路清晰、立意高远,既对学院生长定位、学科偏向凝炼、人才队伍建设等有很强的针对性,又对学院领导班子事情的具体战略和方式要领有很强的指导性,班子成员将满怀激情,坚定信心,团结协作,担负起文科建设的历史使命,将班子共识凝结玉成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加速推进三个学院建设,在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历程中发挥文科奇特的价值和作用。
历史使命 责任继续
自2013年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事情聚会会议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办妥,要害是把教材编好,建设好教师队伍,把课讲好。”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增强和革新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事情的意见》,强调意识形态事情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事情,高校作为意识形态事情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同时,陪同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生长趋势日益凸显。在媒体花样和流传理念深刻调整的配景下,传统新闻流传理论面临巨大攻击,传统新闻人才培養模式也面临着重大调整。为适应国家现代流传体系建设和媒体厘革、新闻人才培養模式革新的需要, 2013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要求,旨在主动适应媒体融合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卓越新闻流传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流传弘扬。在此配景下,围绕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结合现状实际,坚持以學科建設为引领,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在PP电子学院中建设新闻流传学院,着力为推进三个学院和各自所属学科的快速生长搭建更好的平台,缔造更为宽松的条件。校领导在谈话中重复强调,PP电子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PP电子素养、PP电子情怀的重任,事关国家生长与未来。三个学院领导班子要抓住社会生长需求提供应PP电子社会学科大生长难得的历史机缘,肩负文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以创新思维拓展学科、学院生长,将班子共识凝结玉成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加速推进三个学院的建设,在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历程中发挥文科奇特的价值和作用。
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 办特色鲜明的文科学院
在团体谈话中,校领导强调在推进三个学院的建设历程中,树立大文科思维,增强团结协作,并能充实发挥学校理工学科优势,在学科交织融合上做文章,强化比力优势,突出特色生长,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在课程建设、专著结果、调研陈诉等方面出精品,在影响人、塑造人上发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教学方面、學術研究方面要着名师、出大师,为学科生长和学校生长扩大社会影响。
PP电子學院要在凝煉重點學科、找准新的學科增長點以及圍繞學科偏向的人才隊伍建設上狠下功夫,凝聚力量、突出重點、有所作爲;要提前结构,著眼于學科未來發展,形成有交大特色學科偏向和學術團隊。
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研究重点,并突破成为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的亮点和特色;交大的马克思理论事情者要具有今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识、学风、气魄和眼界,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要通过讲中国故事、中国经验和中国战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门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新聞傳播學院要制止模模仿搬傳統辦學思維,要瞄准網絡媒體、虛擬社會等焦點、在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效融合的高起點上,加強與工科、治理、执法、外語等學科的交织融合,培養既具有新聞傳播理論知識,同時具有現代傳播技術支撐和新媒體發展理念的寬口徑、複合型、國際化專業人才,適應現代新聞傳播的時代轉型。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增强思想敏感度
PP电子社會學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學科前沿理論,聚焦社會現實問題研究,積極爲區域經濟社會建設和國家戰略實施的政策和战略做智庫,出思想、出结果。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要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在深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方面有所突破,結合當代中國問題,揭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當代價值。
加強學校大文科的融合,通過與中央權威機構的相助,積極建設並申請國家級文科智庫,爲國家高層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重视思想政治课師資隊伍建设,注重马理论学科领军人才的塑造和培养;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和内容,紧密联系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探索切合教育教学纪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要领,提倡启发式、加入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
主动担责讲奉献 团结协作谋生长
社會和時代爲PP电子社會科學學科的發展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也爲PP电子社會科學教育事情者提供了施展才气的平台。如何抓住機遇,利用學校品牌、平台和機制,大展拳腳、大有作爲,學校領導對三個學院班子成員提出具體要求:
三個學院在建設過程中要相互扶持、資源共享、突出特色,要加強頂層設計、凝聚共識、擴大共識,要處理好大與強的關系,積極謀劃、快速響應,要在認真調研,細致研究的基礎上,向學校提交學院建設事情方案和實施方案。
班子成員要面向校外,積極爭取辦學資源,努力創造條件、爭取條件促進學科和學院快速發展;幹部要具有奉獻精神,主動擔責,開拓創新,大膽事情。
班子成員要牢固樹立爲教職工服務的宗旨意識,全身心投入治理事情,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多參與,加強正能量的宣傳和傳播,努力營造團結和諧、齊心奮鬥的學院氛圍。
面對組織的囑托,教職工的期待,三個學院黨政班子成員已做好准備、整裝待發,此次集體談話必將成爲三個學院新發展征程上的出征號角,相信三個學院在今後的發展门路上一定會走的越发堅定、越发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