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简称:实证所)新学期“周三学术事情坊”如期开讲。事情坊以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师生为主体,向经济学、治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开放,从差异学科、差异视角探讨主讲人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结果,已经成为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人才培養、学术交流、探讨学科前沿问题的传统特色运动。事情坊由师生轮流担任主讲,教师轮流担任主持。谁有新的学术创意,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谁就可以主讲。事情坊旨在培养和增强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能力,实现一人讲演、全体加入、相互切磋、配合受益。

本次事情坊是新學期的第一次活動,師生們熱情飽滿、興趣盎然,會議室座無虛席。在主持人楊建科老師簡短的開場白之後,主講人姚遠博士以“家庭职位與人際網絡:誰更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康健?”問題,與各人分享了她的最新研究發現。家庭职位與人際網絡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康健的兩類社會性因素,但究竟何種因素起主導作用,至今尚無定論。從职位結構與網絡結構的雙重視角出發,運用2014年中國教育追蹤調查數據,接纳系數集束統計分析,結合Oaxaca剖析要领,主講人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精彩的分析與講解。在場的師生發言踴躍,圍繞相關問難進行了熱烈的提問與討論,從而將研究向更深、更完善的偏向推進。
自2009年以来,实证所学术事情坊已经连续举办了130余次。事情坊不定期地邀请到跨学科、跨专业的师生加入到主讲环节,不仅增强了差异学科间的交流,也为社会学系的师生们开启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有人说:社会学团队之所以创新学术产出量高,很洪流平上得益于每周的事情坊,此话不无原理。同时,事情坊也增强了实证所内的学术互动,给学生和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与相互学习的平台,锻炼了研究者的选题、建模、表达、提问、挑战、回驳、思考等基础学术能力,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理论研究与技术分析,是人才培養的乐成经验。
實證所“周三學術事情坊”始終堅持開放性,熱忱歡迎感興趣的師生前來參加!關注最新事情坊信息,您可以登錄實證所網站http://iessr.mka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