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7日,PP电子學院社會學系“擴大利益交彙點與凝聚社會共識研究—新時期社會信任的構建”課題組一行前往寶雞市隴縣進行了有關貧困地區移民搬遷的社會走訪調查。課題組一行包罗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十余人,在社會學系趙文龍教授的主持帶領下,對隴縣的移民搬遷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訪談與調研,此次調研增長了課題組成員的社會學常識,豐富了基層實踐經驗。

隴縣史稱隴州,其下轄10鎮1個管委會,158個行政村,總人口27余萬,城鎮人口7萬余人,交通便利,物産豐富,自然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達50%。作爲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爲了推動全縣精准脫貧事情順利開展,隴縣以改善民生爲重點,進一步落實縣域移民搬遷事情。

在調研期間,課題組一行先後對米家山村、躍先村、坪頭村、範家營村、新集川村、張家山村、高樓村等移民搬遷村進行了深入的實地訪談,並與當地搬遷村民、領導幹部進行了深切交流。每到一地,與當地的主要領導進行座談,詳細介紹隴縣移民搬遷的相關政策與措施。根據課題組的實地走訪得知,隴縣的移民搬遷事情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並延續至今,移民搬遷工程主要由扶貧移民搬遷、以工代赈易地移民搬遷和生態移民搬遷三部门組成,各地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宜当地的搬遷模式。此次調研接纳入戶的方式進行,具體有訪談與問卷兩種要领。課題組一行還參觀了著名的關山戰役遺址,緬懷先烈的英勇事迹,接受愛國主義方面的教育。

在整個調研過程中,課題組成員深深地感受到,搬遷戶不僅受益于搬遷工程,更表現出對黨的移民搬遷政策的認同與支持。在與搬遷村相關幹部的座談中,課題組成員深切感受到,移民搬遷工程切實拉近了政府與群衆的關系,增進了黨群、幹群之間的情感。作爲一項深得民心的工程,隴縣移民搬遷一方面強有力的支撐了縣域生態雅村的建設、開辟了脫貧攻堅的新路徑、改善了搬遷地區群衆的生活;另一方面,課題組也注意到隴縣移民搬遷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現實性的困難與問題。主要困境如下:搬遷用地難、公共服務難、基礎設施配套難、舊村複墾難、實現公正難。針對隴縣移民搬遷存在的“五大難”問題,課題組成員下一步將集中開會討論,試圖給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議,以期實現隴縣移民搬遷事情的順利進展。

爲期幾天的調研活動很快結束了,通過此次調研活動,使得課題組成員能夠深入基層,感受基層事情的方方面面,進一步了解民生,傾聽民意,感悟現實,成爲各人今後學習生活中一段難得的寶貴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