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即將迎來120周年校慶的浙江大學與已經度過120歲生日的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在紫金港校區開了場研討會,回顧各自大學的曆史、理念、治理和文化,配合探討當代中國大學建設的目標、模式、創新和未來。
此次研討會是“浙江大學辦學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研究項目”的內容之一。學校希望廣大師生對自己學校的曆史、辦學理念和教育思想有更清晰全面的認識,也希望這些研究能將浙大120年的大學建設置于世界高等教育、中國大學傳統和當代社會巨變的配景中來審視,從而能更好地理解浙大的發展願景、使命和變革,更熱情紮實地立足當下,實施好“六高強校”戰略。
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在致辭中指出,我們要掌握好古今、東方西方文明、個人與社會、情與理的關系。“中國大學教育一定會在世界各國中樹立起自己的特色,我們期待著,背靠悠久曆史文化的大樹,開出創新之花。”
在研討會上,各人一致認爲,沒有一國的現代大學是完全離開自己的文化傳統成長起來的,對于中國這個有著深厚悠久文化傳統和教育傳承的國家來說,如何將傳統的教育智慧融入現代大學建設,從而生長出自己的辦學理念、教育模式和大學文化,是我們需要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在舉辦校慶時不行須臾疏忽的主題。
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哲學系教授韓鵬傑認爲,大學革新、教育創新要建设在傳承的基礎之上,大學老師首先應積極從傳統文化中罗致營養,再通過各種方式教給學生。針對大學應該教什麽、學生應該學什麽的問題,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教授關建增和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孔德立強調,過分強調學生的決定權是不合適的,老師的引導、訓導不應是迎合、放縱。
在具體的教育理念和要领上,西南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郝莉提出跨學科學習不是課程的疊加,而是重在創新能力的培養。
“現在的大學過于成爲社會的組成部门,缺乏應有的引領力量。舉辦這樣的研討會也是想讓我們的教育更多地回歸大學的使命和文化。”浙江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陸國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