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社會事務都有因果性嗎?——PP电子青椒論辯會第二期
2017-04-27  點擊:[]

微信图片_20170427144647

421日中午,由PP电子學院青年教師聯合會舉辦的“PP电子青椒論辯會”開展了第二期的討論。本期討論的主題爲“社會事務都有因果性嗎?”,圍繞這一主題,由社會學系的郭小弦老師主持,來自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等10多位青年教師參與了熱烈討論。本期論辯會還吸引了相關學科的10余位博士生前來參加。

近年來,量化分析要领在各門社會科學中获得了普遍應用,探究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俨然成爲學術“時尚”。圍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描述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線索,研究者嘗試建设基于因果關系的技術路線,力求用因果性的科學理論揭示社會現象的規律。然而,因果性真的存在嗎?各學科又是怎樣分析因果關系,遇到了什麽樣的問題?帶著這樣的問題,各學科的青年教師展開了對話。

論辯的主持人社會學系的郭小弦老師首先介紹了休谟的因果關系問題,即人類如何從有限的觀察推論到因果關系?以及密爾從要领論角度闡釋的因果推論的邏輯:只有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條件下,經驗相關才气推論因果。社會學系的郝明松老師談到了理論層次和實證層次對因果關系分析的要领。哲學系的張志偉老師論述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因果的本質、因果現象解釋的模式、社會現象中因果關系的特殊性。心理學的喻豐老師指出,在之前的研究中似乎已經既定地認爲社會現象一定存在因果性,隨後才展開對因果關系的分析和討論。並介紹了心理學中的實驗要领是如何驗證因果關系的。哲學系的丁曉軍老師具體闡述了因果關系中的充实條件和须要條件;法學系的老師舉了幾個很是實際、生動的法學案例以說明因果關系在执法行爲中的運用;社會學系的楊張博老師体现,除了因果關系是否存在,更關心因果機制是怎樣的,原因是怎樣導致結果的;帥滿老師則爲各人帶來了定性資料是如何分析因果關系問題的。最後,PP电子青年教師聯合會的主席劉軍老師從因果含義的問題、多因一果的關系、因果關系的邊界問題具體闡釋了自己的觀點。本次討論過程十分熱烈,學科之間的對話和交鋒吸引了列位老師積極參與到論辯中來,除了各自領域的理論介紹、邏輯解釋之外,大量生動、具體的實例和實驗都吸引了各人。

据悉,PP电子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由PP电子学院青年教师组成的群团组织。本联合会以“四个服务”为导向,勉励差异学科、差异专业的学术融合,积极开展學術研究运动,努力发挥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PP电子青椒论辩会”也将每两周举办一次,接待全校师生加入。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