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尉遲堅先生做客交大“思源”講書堂——論“價值魔方·互聯網與e立方經濟”
2017-05-25  點擊:[]


爲幫助廣大師生深刻理解中國産業和經濟結構發展的有關問題,進一步強化對“工業4.0”、“輕資産”和大數據浪潮的認識,提升高等教育適應創新時代發展的能力,2017年5月23日晚7時,“思源”講書堂特邀請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與産業化司信息與空間處處長、農工黨中央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尉遲堅先生攜其力作《價值魔方》來校,做題爲“價值魔方·互聯網與e立方經濟”的報告。報告會由PP电子學院黨委副書記李重主持。“思源”講書堂是由校工會和PP电子學院主辦,校教職工讀書協會承辦的讀書分享活動。

IMG_3576

爲什麽要寫這本書?

會議伊始,尉遲堅就和觀衆親切地說道:“我的研究生就是在交大讀的,我也是各人的校友。這次來交大,是我在全國講演的第46場。”作爲一名政府官員,尉遲堅始終關注著互聯網大數據、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最新動態。提到爲什麽寫這本書,他感伤道:“當前,我們大多數人只能看到互聯網是技術,但在互聯網極大發展的時代,我們不能僅僅關注技術層面,應該越发深入地從價值、産業經濟角度來進一步闡釋互聯網。”尉遲先生撰寫這本著作,放棄了自己13個月的周末休息時間和數不清的夜晚,只爲解決當前我國大中小企業和創業人員在困惑中前行的窘狀;爲解釋當前我國産業間顯現“冰火兩重天”景象;更是爲了尋找我們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巨大落差的原因。正是我國儒家“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鐵肩擔道精神促使尉遲先生站出來發聲,將他自己所理解的經濟價值觀發生的變化,尤其是思維觀念認識層面的轉變告訴國人,這也是他寫作的主要推動力。的確,“我們思維的魔方是時候需要轉一轉了”尉遲先生如是說。

IMG_3589  IMG_3594

走進“工業4.0時代”

報告中,尉遲堅從人類曆史上四次工業革命的曆程入手,以美國波音公司、蘋果、阿裏巴巴、騰訊、小米、格力等知名企業作爲案例,剖析了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和大數據浪潮的到來,傳統制造業、服務業甚至金融投資業、軟件業正面臨革命性變化。提出了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傳統制造業的“重資産”産業發展模式,終將被“輕資産”工業互聯網發展模式所取代的觀點。這其中,他主要和聽衆配合探討了,當前企業到底應該以産品爲中心?還是以服務爲中心?互聯網這種新服務、新模式、新思想如何與其他産業結合在一起?等問題。

尉遲堅只用幾個經典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將晦澀難懂的行業規則與焦点層層給受衆進行剖析。好比,他講到,淘寶其實就是賣東西的商店,只是在買與賣之間多了一個互聯網載體,淘寶搖身一變,由賣東西的商店轉變爲金融行業,甚至衍生出物流行業等。尉遲先生追問道:“到底是什麽變了?互聯網這個技術真的難麽?不,難的不是技術,是思維模式!思維的魔方轉動了,盡管業務沒變,但是思想變了,效率變了,新的産業就這樣出現了。”霎時間,所有受衆如醍醐灌頂般頓悟了。

緊接著,尉遲先生又以美國apple對工業4.0的指引爲例,爲各人講解了工業4.0時代的“輕資産”模式。正是這種産業新模式給蘋果公司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與利潤。誠然,像蘋果公司這麽大的一個企業,其産品中成千上萬的部件卻都不是自己制造的。他們只負責對組織方式更複雜、技術難度更高的焦点技術、數據的掌握。而其他國家成千上萬的制造小部件的公司卻承載起“重資産”的壓力。然而,最終産品獲得利潤的90%卻都被蘋果拿走,反之,我們國家巨细傳統制造業公司僅僅只拿到總利潤的4.6%。這些案例對我們的震顫,使我們必須直面當前嚴峻的現實,認清互聯網大數據的巨大魅力。讓我們乘風破浪,配合迎接這個“輕資産”的新産業發展模式的來臨與挑戰,即工業4.0時代。

IMG_3601

互聯網經濟的焦点價值是什麽?

首先,人、人氣是互聯網經濟的終極價值。誰能通把人、人氣聚集過來,能讓每個人都參與創新活動,讓人人都會創造和實現價值,那麽,誰就會擁有最大先機,站上互聯網經濟的制高點,誰就有可能改變世界及其産業的版圖。其次,“去工業化”、“輕資産”的工業互聯網産業發展模式,將徹底改變制造業傳統“重資産”經營發展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産業焦点價值,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投資者風險。其三,傳統制造業走+互聯網模式,才气最終走向工業互聯網,多維度融合與創新是互聯網經濟的焦点價值。其四,誰掌控了資本、金融,誰就掌控了企業、産業、經濟,就掌控了世界。

最後,走向乐成的關鍵詞。尉遲堅將自己的焦点思想高度濃縮爲七個關鍵詞,分別是:業務本源與焦点技術;産業生態與標准、視野、花样;價值魔方與軟件、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産業模式歸正的意義遠遠高于技術創新:“重資産”與“輕資産”;人的天性與免費服務;資本的力量與大數據的精准;經濟理論、思想與要领學的指引。以上這些關鍵詞無不承載著巨大的智慧與希望,誰能掌握到其中的精髓,未來一定能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閃耀曙光。

對高校大學生的啓發

在现场提问送书环节中,来自交大MBA硕士班的郝秋荣提问尉迟先生,“当前,我们迎来了工业4.0时代,高校教育该如何融入互联网的大潮水中?尤其是对高校学子来说,又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在回覆这个问题的同时,尉迟先生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前,互联网这种新业态,是一种复合型业态。具体体现为,互联网业它既是物流业,也是金融业、服务业、IT业……同样也结合了教育业。”未来的教育业在于互联网结合的历程中,也会引起多种业态的聚合,需要我们细心视察、用心思考。尉迟先生对青年学子的建议尤其体现在他对未来人才培養方式的看法,他提到,“未来的人才培養一定会趋于多专业、多偏向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体现到高校学子自己,就是“光学一个工具肯定是不够的,你应该掌握更多技术,不停开拓自己的视野,坚韧不拔地去学习、探索你所感兴趣的方方面面。”

IMG_3610

尉迟坚用他极富有熏染力的演媾和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为现场的观众带来一场烧脑式的头脑风暴。其超前的思想、新颖的洞见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识和热议,与会师生纷纷就创业历程、人才培養、教育生长等问题与嘉宾进行交流。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干货满满,精彩纷呈,思维的魔方在每一位受众的大脑里转动、旋转,开出一朵朵新生的小花。

主講人簡介

尉遲堅,男,博士,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與産業化司信息與空間處處長,農工黨中央科技委員會副主任。長期從事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能源技術領域、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技術領域的科技計劃與國際相助的治理事情。是中國火炬計劃、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生産力促進中心、863軟件孵化器創立文件的焦点執筆成員。其著作《價值魔方——互聯網與E立方經濟》在企業家圈和高校圈流傳廣泛,現在當當網暢銷榜名列前茅。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及多位高校校長、知名企業家的極力推薦。

写稿:PP电子学院 张琢悦

图片:PP电子学院 王胜男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