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8日中午,一年一度的PP电子學院青年教師座談會在主樓E703會議室召開。學院黨政領導班子、系所領導班子成員和45歲青年教師近80人歡聚一堂。會議由學院青年聯合會主席劉軍教授主持,圍繞學院學科發展、創新港建設、個人職業規劃等三個主題展開廣泛征詢青年教師的意見。

首先,來自德國弗萊堡大學、加拿大麥克馬斯特、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和華中師範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的11位2017年新入职的教师们进行了自我介绍。李黎明院长介绍了学院師資隊伍总体情况,强调45歲以下教師有85人,占比達到64%,已生长成为学院師資隊伍的主体,青年教师的生长就是学院的生长。

李黎明院長將本學期的重點事情進行了解讀。一是以成績爲王,堅持業績貢獻導向,制定績效分配實施細則,形成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良好氛圍,激勵全體教師奮發有爲,營造充滿活力、積極進取的學院文化。二是將創新港事情重心放在7個研究所的建設,十月底完成建設方案,緊跟創新港建設的法式。 三是转达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院一流學科建設情况,要求一流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目标不能降低,快马加鞭,奔向一流学科。四是向全体青年教师提出四点要求:
1. 明確“教學立院,科研強院”的發展思路,首先要做到教學出彩,立住講台。學院將于下周啓動“精品一門課”教學質量提升活動,要做到三個全覆蓋,即本學期開的每一門課程有人去聽,每位老師的課程有人去聽,每位老師都要去聽別人課。各人相互學習,努力打造屬于自己的“精品一門課”,促進學院教學質量提升,評選出30~50門精品課程,逐步培養成校級、省級以致國家級精品課。
2. 做強科研。博士畢業正出處结果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要更爲嚴格,要求年均2篇以上論文,人人都要拿一項國家或教育部課題。
3. 鼓勵跨學科、跨學院、跨系所組建團隊,積極加入團隊,加強相助,學院積極支持參與到國內外學術活動。
4. 多些公心,人人都要關注學科的發展和學院的發展,及時好的建議,積極參與到學院和學科的發展中來。
隨後,青年教師進行了廣泛交流。青年聯合會主席劉軍教授,社會心理學研究所喻豐教授,社會學系郝明松、楊張博,傳播學系張宏邦、張立,哲學系張志偉,藝術系蔣維樂和中文系王學強等青年教師就如何協調個人發展和學科發展、加強文科實驗班課程體系建設、增加學術活動支持力度、積極引進和培養人才、藝術類國家項目申報培訓、精品課程建設、二年級後本科生專業課程設置、重視教學科研質量評價以及新生班主任體會都進行了廣泛討論。

最后,马晓彬书记总结讲话中,体现马上到我国第33个教师节日,向各人体现节日的祝贺和问候。每年教师节隆重的仪式感更重要的是提醒各人要牢记教师的使命和责任,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做学生磨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要求。马书记对学院的青年联合会定期召开论坛、辩说会等的运动给予了充实肯定,希望议题设置能够视野更宽、更广,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进来,配合生长和进步。同时体现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焦点,每一位老师需要具备四项基本功:一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增强“四个意识”,作为哲学社会学科事情者必须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二是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不要固步自封,要走学科交织的路子;三是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不仅熟悉“流”,更要明晰“源”,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立得住讲台;四是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者必须做到品行规则、学风正派、老实守信。具备这些基本功,才气肩负起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与继续。希望每位青年教师利用勤学校学院良好的平台上,充实发挥积极性,配合建設好學術家園。

在與會教師的熱烈掌聲中,PP电子學院2017年度青年教師座談會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