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個音符從指間滑出,在音樂會現場旋轉、環繞、飄落,悄無聲息地穿過舞台和觀衆席,滲透進現場每個人的毛孔,一個人,一群愛樂人,一次藝術和科學的融会,一曲薩克斯的迷離纏綿,一場關于翡冷翠的遐想,攪亂又撫平几多人紛亂的心。
一張巨幅淡藍色海報放置在音樂廳入口,海報上,劉俊峰閉著眼睛吹奏著薩克斯,深深陶醉在朦胧的淡藍色之中,音符從海報上緩緩流出,彙聚成演出的主題——“翡冷翠的遐想”,而這一主題自己也引起了聽衆對演出的無限想象。
“翡冷翠”源自徐志摩對意大利藝術之都Firenze(佛羅倫薩)的詩意化音譯,作爲交大音樂教育中心年輕教師的劉俊峰,曾在意大利特蘭托國立音樂學院求學三年,師從著名薩克斯管演奏家馬可?阿伯涅提。劉俊峰留學期間多次以獨奏與重奏的形式在意大利、芬蘭、哥斯達黎加等國舉辦音樂會,曾榮獲過意大利國家級音樂比賽一等獎等獎項,他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音樂技术、思想、品味都來自于這個浪漫的國度。在劉俊峰看來,任何具有高水准的藝術作品都需要藝術家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藝術思維不應該被教條所局限,而這場音樂會自己也充滿了對意大利這個浪漫國度的遐想。

“翡冷翠的遐想”薩克斯管獨奏音樂會演出現場座無虛席,劉俊峰爲了這場音樂會精心准備了泰半個學期,曲目的構思早在上學期就已經開始了。所選的六首曲目,三首都是舞曲:一首探戈,一首米隆加,一首查爾達什,明顯看得出他對舞曲的偏愛。
演出一開始,劉俊峰就乐成演繹了阿根廷作曲家皮亞佐拉的傳世之作《角鲨》(Escualo),這首節奏感極強,並頻繁更換節奏的8拍炫技作品,體現著超高的演奏技巧,舞台上的劉俊峰,輕松自在,和舞台共生,相互賦予了對方存在的價值。

紧接着的是《绒毛鸟奏鸣曲》(Fuzzy Bird Sonata),这是吉松隆1991年为须川展也先生写的中音萨克斯管作品,也是古典萨克斯管领域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作品之一,选择这个作品也是为了向经典致敬。全曲为急——缓——急古典奏鸣曲形式,是一个极富挑战的作品,极重的轰鸣声加上萨克斯管轻柔的旋律,使人脑海中浮现出小鸟奔跑觅食和在天空中自由遨游的情景。马林巴的清脆,萨克斯和钢琴节奏的相互缠绕,三个独立乐器的重叠节奏,相互更替发生的奇妙意境,无与伦比的穿透效果和攻击力,则来自于刘俊峰、陈哲和杨东朔三人配合相助的,由格兰翰姆·菲特金创作的《忙碌的天使》(Hard Fairy),这首曲子刘俊峰近两年来一直想要寻找合适的时机演奏,最终在交大得以和众多师生们一起分享。

在刘俊峰的艺术看法里,音乐不能陷入自我独奏中,更要学会与他人相助,演奏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相助,也就是“室内乐”(chamber music)。在音乐学院里,除了主专业,室内乐所占的学分是最多的,作曲家对于室内乐作品的创作手法也越发庞大与细致,这也说明了音乐教育中室内乐的重要性。自去年来到交大事情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验组建四重奏乐队。萨克斯管四重奏就是室内乐的一种体现形式,差异演奏者配合演绎一首音乐作品,在演奏中默契配合,每小我私家是相对独立的声部,同时每小我私家又都是主角。这次演出,他也在践行着这种相助理念。四个来自差异年级,差异专业的理工科大男孩,通过这种萨克斯四重奏的形式,与他一起演奏哈维尔?吉罗托创作的流动着的《米隆加的舞会》(Morroga Ia milonga),音乐会也在舞台上几人的互动中走向热潮。

演出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中落下帷幕。《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是一首中國曲子,由著名作曲家陳剛根據吐爾遜卡的爾所作歌曲《美麗的塔什庫爾幹》和劉富榮改編的笛子獨奏曲改編,完成于1976年。這首曲子應用了新疆塔吉克的音樂素材,吸收了中國民間的演奏器樂曲手法,模仿冬不拉的四音和弦的撥奏和情感旷达的華彩樂段,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劉俊峰以中國人視角演奏西洋樂器,用西洋樂器表現中國的樂曲,借以推廣中國作曲家的國際影響力。
最後一個音符宣告了演出的結束,劉俊峰仍意猶未盡,他仍享受這種在舞台上演出的感覺。每一首曲子結束,現場聽衆都以最飽滿最熱烈的掌聲,向他致敬。一位早早就來到現場期待演出開始的女士,思緒跟隨著劉俊峰的音符遨遊,每聽一首都暗自說這是最喜歡的一首,然而在下一首結束前又立馬推翻自己剛說的話。另一位坐在角落裏的男孩子,則始終靜靜陶醉在屬于音樂的夜晚,興起之時,輕輕地跟隨著舞台上的節奏,用腳尖點著節拍。穿著一身軍裝的大男孩,一直端坐著,以軍人特有的儀式向音樂致敬。

這場准備了泰半個學期的音樂會,對于劉俊峰來說有驚喜也有著小缺憾。事情之後瑣事繁忙,練琴時間沒有學生時期富足,手指機能有些下降,演出時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失誤,他心裏有些過意不去。之前自己是以學生的身份演出,而現在以老師的身份站在舞台上,壓力會大许多。演出開始前,劉俊峰一個人在後台靜靜坐著冥思,調整自己的狀態。然而,真正站在舞台上,看到觀衆的那一刻,緊張的心情突然获得釋放,他知道,這一刻的舞台只屬于自己。而未來,就像他手中的薩克斯管,充滿著無限的遐想。
文字:PP电子学院 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