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學15位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體會和弘揚奉獻報國精神的建議。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高尚的敬意,祝各人康健長壽、晚年幸福。他也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爲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總書記的指示讓全校師生爲之振奮。PP电子學院研究生黨員骨幹帶頭學習習總書記重要指示內容,紛紛發表感想,表達了繼續做好西遷新傳人的堅定決心。
硕7094班 田琳 西遷精神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脊梁精神。電燈不明,電話不靈,馬路不平,他們沒有被艱苦的條件壓垮,千辛萬苦在所不辭,艱難險阻勇于克服,充实體現了知識分子的高尚風範。西遷精神永不過時。在西遷的洪流中,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迹,築成西遷精神的豐碑,世世代代給人教育和啓迪。西遷精神是一個時代的精神,但又不只是60年前那個時代的精神。歲月的流逝,絲毫未磨損西遷精神的色泽,相反,更凸顯出它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時代價值。從現在看,它仍然曆久彌新,煥發著新的魅力。西遷精神恰恰也是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的典型體現,它永遠不會過時。
西迁师生怀揣着高尚理想,西迁开拓者们艰辛创业。交大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辛奋斗、立功立业。迁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生长的一流人才为使命,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条理、高素质人才培養基地,良好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西迁精神”是交大人奉献报国、开拓创新的永恒精神财富,是交大人艰辛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革新的今天,鼎力大举弘扬“西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西迁精神”要与弘扬“延安精神”紧密结合,弘扬“西迁精神”要与学习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紧密结合,弘扬“西迁精神”要与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紧密结合。
我們交大人要勇于擔當,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畏艱難、開拓創新,樹立在繼承前人基礎上逾越前人的雄心壯志,擔當社會責任,解決困難問題;樂觀向上,用包容的心態,樂觀的心情來感悟人性光輝,激勵前行意志。
硕6068班 赵丰艺 記得第一次踏入校門,我就被騰飛塔下的巨幅中國地圖所吸引,“西安”、“上海”兩地的標注讓我印象深刻。後來陸陸續續聽說了许多几何西遷往事——一張張印有“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火車票,把一批知識分子從繁華的黃埔江畔引到荒涼的興慶宮。作爲當代交大學子,我們不僅是西遷精神的繼承者,更是新內涵的創造者。傳承西遷精神,爲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力量,是我們青年人配合的曆史責任。
正如15位教授所提出的“愛國、奮鬥”爲焦点的奉獻報國精神,作爲交大的學生,作爲一名黨員,在今後要越发勇于擔當,承擔建設祖國、回報西部的使命;要越发敢于拼搏,不因一點成績而迷失自我,不因苦難挫折而放棄努力;要越发善于學習,傳承曆史,弘揚優良傳統,立足當下,在行進中不斷豐富和考量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雄關漫道真如鐵,现在邁步從頭越”,新一代交大人定將不負黨的囑托、人民的期待,以科學技術爲筆,以優良傳統爲墨,書寫“西安交通大學起源于東南,享譽世界于西北”的傳奇詩歌。
硕6069班 王恺悦 61年的時光將西遷這段曆史鑄就成爲中國教育史上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精神豐碑。交大西遷爲西部帶來了高級知識分子群體,在興慶湖畔形成了濃郁的文化氛圍和文明風尚,爲國家特別是西部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作出了不行磨滅的貢獻。
對于我來說,作爲交大的青年學子中的一員,畢業、就業的問題,已然迫在眉睫。“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並不應該僅僅被交大人所記憶,更應該被落實在行動上。發揮自己所學,爲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紮根陝西、頑強拼搏,建設自己的家鄉,爲西部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硕5048班 迟凯文 61年前,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交通大學從上海遷到西安,自此深深紮根于西部,爲國家的教育和科技事業不斷貢獻著力量。雖然沒有親身經曆過這段波瀾壯闊的曆程,但是閱讀著西遷教授給總書記的信,似乎自己回到了那段激情澎湃的歲月,感受著獨屬于西安交大師生的堅定與赤誠。
因爲秉持著愛國主義,所以當祖國需要時,我們義無反顧;因爲秉持著集體主義,所以爲集體利益我們甘願放棄個人利益;因爲秉持著英雄主義,所以勇于奉獻與服務人民是我們不悔的追求;因爲秉持著樂觀主義,所以不管外在條件如何,我們都將奮勇向前。“胸懷大局、無私奉香、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是西安交大的師生們用實際行動凝練而成的。經過時間的洗禮,西遷精神越发熠熠生輝,激勵著交大的每一位學子,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成爲推動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
2017级博士 冯姚瑶 回眸雙甲子,深情依舊,爲民族之興而生的南洋公學,開創了中國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風雨雙甲子,世事滄桑,爲大西北建設而內遷的交通大學,把一批交大人的青春奉獻給了這片黃土地;彈指雙甲子,星辰更替,推動中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西安交通大學,古老又年輕。
溝潭之水,凝滯沈悶;飛瀑之流,迸發高亢。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作爲交大學子,我們需謹記“精勤求學,敦笃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訓,發奮進取,爲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世事更叠,風起雲湧;花開花謝,潮起潮落。
曆史的風雨盡管众多洶湧,不能沖淡人們對西遷精神的追憶;歲月的河流盡管綿長蜿蜒,無法流走人們對西遷精神的眷戀;生活的腳步盡管靜愛綿長,不能抹去人們對西遷精神的深情。
2016级博士 刘维付 西遷燃起的大學精神是熊熊的火炬,每一個交大學子都以能擎起這樣的火炬而驕傲。
“哪裏有事業,哪裏有愛,哪裏就有家”……西安交大爲曆史而生,爲民族而生。于是,我們看到,秦嶺之上,黃河之畔,無論是黃沙漫漫還是人迹罕至,只要祖國有召喚,交大的師生義無反顧爲了祖國的需要一次次再出發。
人總應該有點情懷,有點理想。我們不能脫離客觀實際談理想和情懷,但是我想,在事業平台和事情保障相近或相差不大時,年輕人更應該傳承和發揚胸懷大局、艱苦創業的精神。我們應該把青春獻給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爲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祖國西部的土地上,交大的校旗因爲有了對祖國的忠誠而永不褪色,與日俱長。西遷已經過去六十多年了,但“西遷精神”卻一直在路上,交大師生時刻准備著,爲了祖國的需要再出發。
(彙編、整理:王恺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