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民俗,展示交大青年新教师的风范,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届 “十大学术新人”奖评选运动日前已在全校开展。经学院推荐、学校评选,电气学院丁涛等10名青年教师入选。
“十大學術新人”獎評選活動是學校遴選青年學術帶頭人的重要措施,評選範圍是近三年新進校的教師。參評者除具備敬業愛生、爲人師表、師德高尚的基本條件外,還應思維活躍、勇于創新,特別是在學術前沿和交织領域做出貢獻。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四屆“十大學術新人”獲獎者。(以姓氏筆畫排列)

电气学院 丁涛
丁涛,1986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期间赴美国田纳西大学做会见学者,主要研究偏向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与优化调治、能源互联网运行与优化。2015年7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事情。入职以来主讲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n Power Systems,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5项科研项目,加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现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Applied Energy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40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7.18,在电力系统经济运行领域,获ESI高被引论文2篇)。出书小我私家专著2部(划分为第1和第3完成人),译著1部(第4完成人),海内外学术特邀陈诉2次,受邀担任国际杂志的特邀编委1次。Google Scholar总引用598次,单篇最高引用44次,H指数13。指导学生获IEEE国际聚会会议最佳论文奖2次,指导本科设计获西安交通大学校级优秀论文1次,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现任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编辑以及多个IEEE Trans.杂志审稿专家。

人居學院王志華
王志华,1985年生,讲师,硕士生导师。201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偏向为修建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2015年7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人居情况与修建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事情。入职以来主讲修建节能新技术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一等)、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基金、陕西省博士后基金(特等)等9项科研项目,现已在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Energy and Buildings、《太阳能学报》、《制冷学报》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7.182,《制冷学报》高被引论文奖1篇,西安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篇。

PP电子学院 王瑜萍
王瑜萍,1984年生,副教授。2014年在中南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偏向为癌症患者的身心适应及创伤后积极改变、青少年康健相关危险行为等。2014年9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PP电子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事情。入职以来主讲心理学基础、医学心理学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陕西省博士后基金等4项科研项目。现已在Psycho-oncology、Quality of Life Research、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等外洋刊物发表SCI/SSCI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4.04。

治理学院 刘汕
刘汕,198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治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入选者,陕西省医疗康健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7个国际期刊的执行主编、副编辑、客座主编和编委。200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治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偏向为治理信息系统与大数据分析,包罗IT项目风险治理、企业IT能力构建以及数据驱动的IT治理决策。2015年12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治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事情。入职以来主讲信息系统治理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现已在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Information &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2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5.207。总引用900余次,入选ESI热点论文2篇、高被引论文8篇,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结果二等奖、广东省优秀工程咨询结果一等奖、核工业部级优秀工程咨询结果二等奖等4项,信息辖档挽域三大国际顶级聚会会议ICIS、PACIS和HICSS最佳论文提名奖3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结果奖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PP电子社会科学研究优秀结果一等奖等3项。

经金学院 李江龙
李江龙,1990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委员。2016年在厦门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被厦门大学授予学生最高荣誉“嘉庚奖章”,厦门大学优秀结业生,主要研究偏向为能源情况经济与治理。2016年7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事情。入职以来主讲工业经济学等课程,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PP电子社会科学基金等5项科研项目,现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Energy Economics、Applied Energy、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海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1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2篇论文入选ESI高引论文。入职一年多以来,以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元发表SSCI和SCI学术论文8篇,其中6篇为第一作者,2篇为通讯作者,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122,出书著作《中国的能源转型:情况治理约束视角》。研究结果获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结果奖”。

质料学院 张伟
张伟,198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偏向为质料物理与盘算质料学。2015年5月入职西安交通大学质料学院从事科研教学事情。入职以来主讲固体物理(英文版)、质料学前沿(英文版)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6年获选国家人才项目入选者。聚焦相变质料相关的前沿基础性研究,助力相变存储器工业化生长,目前已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PRL/PRB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6篇,SCI引用430余次,H因子12。担任PRL/PRB等10多个SCI期刊审稿人。主办中德双边研讨会1次,在海内外学术聚会会议、高校研究所作邀请陈诉18次。

能动学院 陈良
陈良,1984年生,副教授。2015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偏向为低温制冷技术、微纳尺度能量转化与通报。2015年7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事情。入职以来开设并主讲了研究生全英文课程Thermal Management and Cooling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Packages and Data Center,并建设了全校首门研究生MOOC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装备预研领域基金及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及企业相助项目,作为子课题卖力人加入国防973等GF重点项目。现已在Carbon、Nanoscale、Journal of Heat Transfer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3篇。

化工学院 陈鑫
陈鑫,1985年生,特聘研究员,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学者,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客座教授,四川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偏向为新型生物医用质料的设计及其在组织工程、疾病治疗、疾病检测等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2015年10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事情,现任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工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高性能修建质料及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入职以来主讲生物化工基础、化工工艺学、情况治理与可连续生长及化工与装备导论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择优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种种人才计划配套项目等10项科研项目,现已在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8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3.942。

数学学院 贾骏雄
贾骏雄,198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偏向为石油勘探中反演问题的数学理论与算法。2015年4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事情。入职以来加入领导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多项科研项目。现已在Inverse Problems、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Inverse Problems and Imaging、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Journal of Functional Analysis等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3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为93次(Web of Science)。2017年获得陕西省数学会青年教师优秀论文一等奖、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以及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在第13届国际理论与盘算声学、中国数学会年会、第六届分析数学及其应用等国际、海内重要聚会会议上作邀请陈诉6次,且作为组织委员召开了“2017反问题与地震成像研讨会”。

生命学院 靳国瑞
靳国瑞,1986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偏向为分子影像探针、再生医学、纳米医药等交织学科。2015年9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事情。入职以来主讲生物质料、功效生物质料、纳米生物质料的制备与应用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陕西省博士后基金等6项科研项目。现已在Chemical Reviews(IF:47.928)、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38.618)、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12.124)、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16 (IF: 11.9)、Biomaterials、Nanoscal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cta Biomaterilia、Chemical Communications、Drug Discovery Today、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Polymer Chemistry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7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47.928,已在针对干细胞促进组织再生机理和癌症诊疗等临床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