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文脈相繼——交通大學PP电子教育文獻暨鍾明善教授從教60周年结果展”乐成舉辦
2019-09-11  點擊:[]

2019年9月10日,適逢新中國七十華誕與第三十五個教師節,彩帶當空,幕牆殷紅,幾個主題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文脈相繼——交通大學PP电子教育文獻暨鍾明善教授從教60周年结果展”在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順利舉辦。該展覽展示內容爲包罗了葉恭綽、陸定一、茅以升書法真迹及唐文治、張元濟、侯宗濂、彭康等墨迹複制品在內的交通大學曆史上名家書法及PP电子藝術教育文獻、鍾明善教授各時期書畫代表作六十幅、鍾明善教授教學结果及書法專業教育结果等四大板塊,充实展現交通大學PP电子教育之根脈綿長。



上午10時,由大唐芙蓉園東倉鼓樂社帶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西安鼓樂演出,樂器精良,陣容龐大,演繹出盛唐時期的恢弘樂音。在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的主持下,展覽拉開序幕。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首先發表致辭,他從個人與鍾明善教授交往的樸素小事談起以表敬意,体现瑣細點滴恰恰展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與赤子之心,總結鍾教授的藝術成就之外,總結其處世品格同樣重要。曆史上唐文治、張元濟、蔡元培、沈曾植、葉恭綽、李叔同等文化先賢築基交大文脈,鍾明善教授不僅以詩書畫印皆精擅而聞名海內外,而且以紮實的理論研究與高水准的藝術教育爲新時期交通大學文化藝術教育傳統的承繼、校園文化的建設、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及PP电子藝術學科的建設做出卓越貢獻,高瞻遠矚,影響深遠,堪稱新時代恢複、發展交大PP电子教育的楷模。他同時感謝社會各界對西安交通大學發展、建設的支持,体现西安交通大學已正式入駐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將展開探索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新形態的全新篇章,爲建設世界一流貢獻交鼎力大举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在讲话中表达了对钟明善教授的诚挚敬意,他体现,本次展览不仅对交通大学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历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理事、副主席、照料,也是中国书协建设见证者的钟明善教授之学术、艺术、教育进行回首,同样是中国书坛的一件大事。钟先生作为蜚声海内外、德艺双馨的学者、书法家、教育家,在艺术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文化外洋流传、书法學科建設、书法运动组织等领域对今世书法生长做出突出孝敬,他坚守传统文化之精髓和人民立场,以精湛的书艺和深厚的学养为世人称道,培养了大批书法创作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生长与繁荣,为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的孝敬。正因有像钟明善教授这样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学校學科建設和文化建设影响力得以彰显,“双一流”建设的动力十足。



之後,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吉德体现,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明“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鍾明善教授在交通大學建设書法專業、培養大批人才的同時,也不斷通過各項活動推進文化交流,所著《中國書法史》、《書法欣賞》等教材、專著不僅惠澤校園,也使得陝西藝術获得偏向指引,對帶領陝西文化藝術發展亦做出不行替代的貢獻,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開拓新時期書法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進行了有力的推動,其從教60周年结果正是以文化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重要彰顯。



陝西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盧勝利發言,作爲陝西師範大學56級中文系校友,鍾明善教授始終關心母校發展,回校講學、着力獻策;他感懷其與已故文學各人霍松林先生的師生情誼,並盛贊鍾教授的傑出成就“彪炳校史,垂範師生”,鍾明善教授及其研究结果是兩校配合的財富與驕傲。同時,他体现,此次活動正是踐行習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體現,彰顯交大“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學傳統和西遷精神內核。西安交通大學主動變革、融入社會的帷幕已拉開,祝願交大在新征程裏爲西部發展、國際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西安交通大学PP电子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黎明体现,新时期PP电子社会科学学科经过不懈努力结果喜人,面对结果更需饮水思源,牢记交通大学PP电子教育传统,续写交大文脉辉煌。钟明善教授从教六十年始终坚守“课大如天”,既是立德树人的师德楷模,也通过建设书法选修课、筹建书法专业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等具体事情,开拓新时期交通大学PP电子艺术學科建設,更著书立说,以研究要领、治学理念及学术视野影响后继学人,堪称领路先锋;更谈及每每来到由钟教授卖力筹建并捐赠了数千件珍贵文物的校博物馆都对先生为交大文化事业所做卓越孝敬感佩不已。



在學生代表獻上鮮花表達感恩之後,鍾明善教授發表感言,謙遜体现個人只是做好應盡之事,家人、同志、朋友們的支持是自身一路走來的強大動力。



開幕式最後,張邁曾書記代表學校向鍾明善教授頒發“德高爲師,行爲世範”從教60周年紀念證書,陝西省委原書記張勃興同志宣布展覽開幕!

西安郵電大學數字藝術學院對開幕式進行了全程直播。

下午15時,“桃李春風——鍾明善教授藝術研討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隆重舉行。

來自中國書協、陝西省書協和兄弟院校的50多位學者、藝術家以及來社會各界的書法愛好者7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在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中國書法系系主任薛養賢教授的主持下,與會嘉賓圍繞交通大學PP电子藝術曆史積澱與鍾明善教授從教60周年進行了充实的探討,並就“書法與人品”、“書法與高等教育”、“書法與姊妹藝術”三個議題展開思想交鋒。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概言钟明善教授投身艺术教育60周年正是“培根铸魂”的彰显,其以德树人,引领學科建設,更植根文化传统与历史文物,在强调汉字基础的基础上开展书法教学与文化流传,堪称中国书坛楷模。

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建貢体现鍾明善先生既著書立說、教書育人,也是推動宣揚于右任先生愛國情懷與思想的積極倡導者,藝術成就更是社會各界的公認典範,其謙懷源自學養積累,慎終如始值得後學感佩。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趙學敏圍繞“向鍾明善先生學習什麽”發言,並以自作詩表達敬意,感伤鍾先生的教學生涯正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典型寫照。

陝西省委原秘書長、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原副常務主席兼秘書長王改民就鍾明善先生對書學領域的貢獻進行探討,盛贊其于推動中國文化發展的重大意義。



著名作家李宗奇談及鍾先生的藝術造詣與思想高度,從鍾先生捐贈交大博物館文物等幾事說起,向先生的高尚品德、民族情感與家國情懷致敬。西安財經大學沈奇教授強調傳統學問的修身立人宗旨,認爲鍾先生正是“情懷大于立場”的當代各人。中國書協學術委員吳振鋒回顧鍾先生主導書壇幾件盛事的情形,感伤師者的精神魅力。北京師範大學倪文東教授高度贊揚鍾先生帶領研究生們從各個角度立足傳統文化、立身PP电子意識所做的紮實研究。寶雞文理學院郭懷若教授回憶自己與鍾先生之間的溫暖片段,並展示飽含美好祝願的“雙壽”畫作。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馬西平教授與“梅花獎”獲得者、秦腔演員李淑芳則從差异角度回憶與鍾先生的共事曆程,体现個人成長路上每一步均有先生的支持與指導,深情表達敬仰與谢谢。



會議持續近三個小時,與會嘉賓們情感真摯的分享不時引動現場掌聲,在融洽而熱烈的氛圍中,研討會乐成落幕。



鍾明善,陝西鹹陽人,1939年生。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第四屆中國書協副主席。現任中國書協顧問、陝西省文聯顧問、陝西省書協名譽主席、西安市書協顧問、西安書學院院長、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會長、陝西省詩詞學會顧問、西安終南印社顧問、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名譽館長。

著有《中國書法史》《鍾明善書學論集》《談藝錄》《書法基礎與欣賞》《于右任書法藝術研究》《意象藝術散論》《書法鑒賞》《三秦書法勝迹》等。日文七卷本《中國書法史》由日本美術新聞社出书發行。韓文版《中國書法史》正在韓國《書友》雜志連載。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精義》、《于右任書法全集》(36卷本)《名碑帖學習與欣賞》(10卷本)、“中國曆代名碑帖鑒賞與臨習”叢書(5卷本)、陝西省《中小學書法教材》、《書鄉中國》雜志等。

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小我私家”;200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孝敬专家”称谓,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2年10月获教育部发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年被授予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谓; 2006年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题报道;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所授课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艺术》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果真课”。

自2004年起鍾明善教授將所收藏的2792件估值4000多萬元的珍貴文物無償捐贈給西安交通大學,並負責籌建起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

附:

出席開幕式領導及致賀單位、個人: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苏士澍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族画院院长 王林旭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赵学敏


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王吉德

陕西省教育工委书记 董小龙

咸阳市常务副市长 刘印生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卢胜利

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吴丰宽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雷珍民

鹹陽師範學院副院長張弘

西安市文联党组书记 王晓锋

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 马立军


陕西省委原书记 张勃兴

陕西省委原书记 安启元

陕西省原副省长 徐山林

陕西省原副省长 白阿莹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白云腾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邓理

陕西省军区原司令员 康育忠

陕西省委原秘书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原副常务主席兼秘书长 王改民

陕西省国家宁静厅原厅长 李宗奇

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 王家春

陕西省文联原党组书记 胡万城

中国文联原老干局局长 乔仁和


著名文艺评论家 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李星

中国书协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陈扶军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師範大學書法系教授倪文東

以及陝西省美術家協會、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終南印社、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的領導和藝術家

咸阳向阳医院 张朝堂院长

红十字医院 王芳主任

中華文華促進會李政軍顧問

净土宗祖庭方丈 本昌


中央电视台导演 楼建军

香港紫荊雜志社驻西北服务处主任 邹宏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 王平

《书法报》记者 韩秀芳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张迈曾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蒋庄德

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著名文化学者 肖云儒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席光

發送賀電、賀信單位及個人:

日本高崎書道會

澳門書法院

香港紫荊雜志社

陝西書學院

鹹陽師範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

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 岳华锋

陕西省教育工委书记 董小龙

陕西军区原司令员、陕西省书协原常务副主席 王春新

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大学校校长 李永徹

韩国书艺作家协会会长 朴灿奉

韩国东方研书会 尹基声、郑一权

韩国《月刊书艺》杂志社社长 崔光烈

韩国书艺协会仁川支部支部长 崔圭千

外洋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萧晖荣

日本美術新聞社社長 萱原晋

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 连家生

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 淡江大学教授 张炳煌

汉中师范学院教授 王吉明

陕西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张渝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原馆长 庞任隆

鍾老師60年前的學生:王秀蘭夫婦

唐都醫院

書畫作品題賀: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翟万益 宋华平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 全国书画教育学会副会长兼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 言恭达

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赵学敏

台湾中国尺度草书学会会长 郑锦章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万鼎

台湾于右任书法研究会会长 黄嘉政

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名誉理事长 王水衷

台湾心太平室书会 吴振巽

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 淡江大学教授 张炳煌

台湾基隆书法学会会长 张明莱

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照料 王德廉

钟明善教授老同学 阎大镛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长 赵大良

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 景亚利

參加研討會的學者、藝術家有:

蘇士澍、王林旭、趙學敏、王改民、陳建貢、薛養賢、李宗奇、周桂娥、沈奇、倪文東、吳振鋒、陳扶軍、王行舟、李豔秋、石瑞芳、高繼承、楊鎖強、解安甯、馬西平、周利明、鄒宏、魏傑、張生勤、廖勤儉、王智傑、張哲、龐任隆、樓建軍、郭懷若、郭彤彤、董建平、黃世哲、王培良、楊大田、武美雲、夢鴻、張鐵華、杜占鋒、馬國良、祁碩森、李淑芳、張覺天、趙武林、李松朋、楊曉萍、王勁、程健、孫立濱、李穎等。

摄影:博物馆 李一鸣、王忠鹏

撰稿:PP电子学院 李颖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