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衆志成城,長安常安——PP电子學院學子爲西安抗疫捐款
2022-01-10  點擊:[]

 

 

自西安疫情發生以來,当地人民的生活狀況時刻牽動著交大人的心。PP电子學院學子積極響應學校、學院號召,爲疫情防控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體現了疫情大考下的PP电子情懷。

一枝一葉總關情

姚佳奇是來自碩9108班的一名書法專業的學生,也是一名預備黨員。西安疫情爆發後,她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迎難而上、積極貢獻力量,將近些年參加的書法展覽獲得的獎金捐贈了出去。在她看來,獎金意味著對她專業能力的認可,對她有著很是重大的意義,將這筆獎金用于捐贈,同樣意味著一種意義的升華。



姚佳奇每天通過新聞關注疫情的發展動態,她看到醫護人員在寒風中忙碌的身影以及志願者們奔走的背影,感受到了一線防護人員事情的艱辛與偉大,也在校園裏發現了許許多多感人瞬間。封校以來,爲保證學生們的宁静與日常生活需要,食堂的叔叔阿姨們選擇晚上住在食堂裏;學院的老師同學們幫各人解決各種生活需求;在志願者的引導下每天的核酸檢測都快速有序,她感受到身邊的每個人都在爲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这些场景深深触动了姚佳奇的心。她知道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奉献一份力量。不是作为高责重的指挥官,却也能“先天下之忧而忧”;不是满腹经纶的专家学者,却也时常“一枝一葉總關情”;不是医术高明的医者,却也能明白功薄蝉翼好过无动于衷。

今年是姚佳奇在西安上學的第七年,西安于她而言已是第二個家,捐款是她目前能貢獻的微薄之力。每一筆捐款都是一顆愛心,彙聚在一起就是一份份希望,讓西安人民充滿信心,讓防疫人員更有力量與病毒作鬥爭。在捐款的過程中她感受到了各方的關愛,支付愛心的同時也收獲了愛心;同時也更堅定了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決心。

同舟共濟攜手並進

魚洋是PP电子學院社會學專業的一名博士生,這次捐贈的錢主要是他從自己的夥食費中省出來的,“最近就少吃幾頓晚飯,全當減肥了”。

疫情最焦灼的時候,對于學校領導、老師們的關懷與幫助,以及交大校友的慰問,魚洋始終心懷谢谢。同時,他也看到疫情突發下市民生活的不易,基層和一線事情人員的艱辛,這時候的西安最需要鼓勵和幫助,作爲渺小個體的自己也希望能夠盡一份力量給予些溫暖。魚洋坦率說;“當將錢捐出去後的那刻,我感覺心理获得了升華,也許這也是天性使然,可能也是期望國泰民安,期盼西安早點恢複,黎民能夠安居樂業。”



如果條件允許,魚洋希望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出一些政策建言並被政府接纳。此次西安疫情應該是武漢封城後最嚴重的一次,雖然陝西省各級黨委、政府相繼作出了一系列部署部署,但仍袒露出了西安的治理短板以及西安與上海等多数会的差距,可以看出都市治理和應急預案的缺失。魚洋期望總結新的防疫經驗,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進一步改進疫情防控以及出現後實施方案,及時補齊短板,使得都市在應對疫情防控治理方面越发精細化。希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各人團結一致,同舟共濟,攜手並進,疫情早日結束,長安肯定長安。

青年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宮子農是哲學專業的一名博士學生,自從疫情爆發以來,他每天都關注微博等各類社交app,看到形形色色的抗疫事情者和志願者,並被他們的支付深深打動。



在新聞裏,有人爲了處理從各社區收集來的核酸采樣兩天兩夜沒有合眼,也有人因爲抗疫事情忙到深夜而無法進入小區。他們用勇敢和無畏幫各人解決生活用品供應問題、防疫物資保障問題、疫情摸排問題、病人就醫問題等,也切實保障了的宁静。這樣的感動就發生在身邊,而且每天都在上演。所以,他也想能爲他們,爲西安的疫情做點什麽。在封閉小區之前,學習書法專業的他拿起了自己的筆,通過自己的作品來爲疫情獻出一份力。



從這次捐贈中,宮子農認識到團結的力量,他呼籲各人攜起手來,團結一致,撸起袖子加油幹,積極投身到這場偉大的抗疫鬥爭去,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戮力同心、共克時艱,爭取早日贏得這場抗疫鬥爭的偉大勝利!

此次捐贈只是一個開始,宮子農計劃爲進行宁静檢查和核酸檢測的沙坡派出所、碑林區文體局的同志們繼續捐贈一批作品。他們無私地溫暖、感動著我們,我們也可以肯定和溫暖著他們。


風雨同舟自強不息


自疫情爆發以來,碩9106和9107黨支部的同志們一直想爲疫情防控事情做點什麽。他們有的積極參與到了院校兩級的志願服務中,有的認真配合老師統計各類信息協調各種資源,有的則放心待在宿舍努力學習絕不添亂。



2021年6月,碩9106和9107黨支部曾獲評西安交通大學特色示範黨支部並获得2000元獎金。疫情發生後,同志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捐款渠道,元旦假期一次偶然的機會,支部書記看到有人轉發西安交大疫情防控專項基金的捐款鏈接,于是立即在支部群裏征集了各人關于捐贈的意見。意料之中,這一倡議很快获得了所有黨員的一致支持,在當天下午支部就完成了捐贈,並用余下的獎金給在港的同學購買了物資。

在黨支部的同志們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對于支部、對于交大、對于整個疫情防控事情也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劉曉認爲:“西安的12月有些严寒,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對我們的一場艱巨考驗,但是團結一致和共渡難關是我們發自內心的配合信念!在西安防疫一線,衛生事情者、社區事情者和許許多多的公職人員連夜奮戰著;在學校防疫一線,老師、物業和後勤人員駐紮校園,爲全校學生維護著有序安宁的生活環境;而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學子,身爲西安交大“西遷精神”的傳承者,我們的職責不僅在于規範言行,不給防疫事情添亂,更在于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

本次碩9106和9107黨支部將2021年度“特色示範黨支部”獎金向防疫專項基金進行捐贈,取之于學校亦用之于學校,是我們對于學校防疫事情的一種支持和表達,款項雖少,確是我們一份真真切切的心意。

在本次疫情中,我們切身實地感受到了防疫事情的艱辛與不易,通過這次捐贈,我們最大的收獲就是更進一步的體會到了“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社會責任和“胸懷大局、無私奉獻”的西遷精神,這也必將指引我們在未來以此爲鑒、不斷拼搏!

我們始終相信微光彙聚、便成星河,而在不遠的未來,西安必將凜冬散盡,星河長明、長安常安。”

葉力紮提·阿斯哈爾則說:“猶如一場暴風雨,西安的疫情來的如此凶猛,從每天日新增150+,到許多居民的倉皇與缺少物資,這是一場沒有槍聲、沒有炮火、沒有硝煙的“戰爭”,卻同樣有著血灑疆場的壯懷猛烈,同樣有著金戈鐵馬的與敵搏殺,同樣有著逆行戰“疫”的愛國情懷。

“每當風雨起,你們總在前”。封校那天開始,學校有條不紊的部署一切活動,保障後勤,輔導員駐紮一線,班幹部穩定“軍心”,讓被封在宿舍的同學可以放心在宿舍配合事情,同時還有身邊同學爭先恐後的報名志願者,這些都讓我想到一句話“青年有信仰,國家有力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封校伊始,許多同學的電腦和書本還在工位,各人都擔心會在宿舍無法繼續手頭的事情,但這時學院輔導員及學生幹部收集各人的意願,不辭辛勞的爲每一個人搬回需要的東西,每個人都自發配合事情,爲疫情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同學們每日除了生活需求,還有各種需求,一個個彙集起來即是龐大的事情量,但志願者和學生幹部及老師們毫無怨言,配合築起了疫情的防線。

這些都讓我深深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疫情正需要我們所有人一起同舟共濟,曾經20年疫情,習近平總書記便帶頭號召全國黨員發揮黨員精神,帶頭捐款,因此,黨支部在決議如何分配黨支部資金時,我們支部全體黨員绝不猶豫選擇了爲疫情做貢獻,一部门用于滿足同學的防疫物資需求,一部门捐贈給學校,爲防疫貢獻一份力量。

沒有一個冬天不行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陝西省上下一盤棋,290多萬名黨員和3千9百多人民群衆攜手,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向疫情防控阻擊戰發起總攻,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我們堅信,新冠肺炎災難只是暫時的,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信心也有能力戰勝它,這場人民戰爭終將勝利。待到春暖花開之時,西安宁能迎接新的一年。那時,你我可回家團圓,輕松的呼吸新鮮的空氣,放心地享受陽光、相互擁抱。”

衆志成城,護長安常安。PP电子學子在疫情期間充实展示了文科生的浪漫和PP电子情懷,用自身所學、盡自身所能,如一豆燈光,在西安這個冬天散發著熱量。严寒的冬天終會過去,寒夜裏那微弱星光卻會彙聚成燦爛星河永遠閃耀在夜空,照亮無數人前進的路。

文字/侯靜瑤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