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康健事情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增進主題教育實效,“525”心理康健日來臨之際,在黨委研工部的支持下,西安交通大學電氣、能動、機械、電信、PP电子、治理學院70余名研究生代表開展“感悟生命,潤澤心靈”主題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感悟自然可畏,生命可敬,培育理性平和的康健心態,堅定理想信念,以越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奮進新征程,立功新時代。

博覽自然,生命浸潤心靈
5月25日,同學們來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在昆蟲博物館、動物博物館、植物博物館、土壤博物館等豐富的館藏資源中,從差异的維度感受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和無窮奧秘,體會生命的偉大和絢爛多彩,同學們時而驚歎時而發問,在自然生命中獲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在周堯、朱顯谟、趙洪璋等科學家的事迹中,感悟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勇攀岑岭、敢爲人先、追求真理、嚴謹治學、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甘爲人梯、獎掖後學的科學家精神;在中國農業曆史博物館裏濃縮了數千年來農業變革與創新的曆史的陳列中,直觀地認識中華傳統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農業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我想無數科學家不懼風霜,艱苦奮鬥,就是爲了將糧食宁静的命脈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裏,讓我們吃飽、吃好,沒有後顧之憂!他們的精神意志深深的觸動了我!”治理學院碩1091班周飛燕同學參觀後有感而發。
在于右任教育思想紀念館,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藏品,記錄了于右任先生對中國教育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見證著于右任先生一生力圖“民族複興”的事迹和“教育救國”的思想。同學們被于右任先生困境圖存、博學睿思的求知精神,以及厚德濟世、教育救國的思想情懷深深打動。

尋訪舊址,初心曆久彌堅
下午,同學們參觀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號教學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的劉玉峰老師爲同學們講述了三號樓的曆史。這一座七層建築建成于1936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曆史。在這期間,數十萬余名有志青年慕名來到它身旁學習深造,飽吸知識的乳汁後,又分赴四面八方成爲撐起祖國農業科教事業的棟梁;一代又一代科技事情者在這座大樓內辛勤拼耘,爲祖國貢獻數千項農業科研结果,讓綠色田野充滿了豐收的希望。
站在這座飽經風雨滄桑、見證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淩乃至農業科技的發展曆程的三號樓前,同學們感受到我們農業發展曆史的厚重,更感受到師生與國家、與民族同命運的擔當和使命,正是這樣的初心激勵著一代代師生立德樹人,愛國報國,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積蓄不斷向前的無窮力量!
接下來,同學們走進位于北校區山腳的東南窯植物病理試驗站,這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由防空洞革新而成的實驗室。在實驗室堅守近40年的魏老師爲各人講述了東南窯植物病理實驗站的誕生配景、建設曆史和科研曆程。上世紀,條鏽病是嚴重威脅我國小麥産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當時較爲落後的科研條件下,李振岐院士和他的學生康振生院士紮根“東南窯”,帶領團隊接續開展小麥條鏽病研究,爲我國條鏽病防治作出了卓越貢獻,並孕育了“師承相續、團結協作、艱苦奮鬥、潛心鑽研”的東南窯文化。
電信學部研究生趙倩銳在參觀後感歎:“走入其中,溫度驟降,隔絕了室外的炎熱與繁華,只剩下‘沈下心來、潛心向學、埋頭苦幹’的試驗決心。不禁想起,老一輩紮根祖國大西北的農學研究者們,把赤誠報國心轉化爲對植物保護事業的執著追求,爲之支付了畢生的智慧和心血。新一代研究生們,應該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善于“自找苦吃”,培養踏實務實的實踐品格,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
“科學家們願意紮根西北小鎮,紮根逼仄的防空洞,不計得失、不畏艱辛,潛心科研,爲我國農業事業發展嘔心瀝血,這與67年前,黃埔江畔的科學家響應國家號召,爲建設大西北背起行囊就出發的愛國行動如出一轍,感動!感恩!”電氣學院崔金旭同學說到。

感知生命,藝術滋養精神
美的本質是旺盛的生命力。正如《組合盆栽》課上宋軍陽老師所說:“古今中外留下的藝術作品,不是用來吃穿,而是用來豐富精神世界的。大學生的精神世界應該是豐富的,所以大學的教育始終排在教學的前面,努力培養康健陽光的人。”
壓花是植物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産物,實現了自然科學與PP电子科學的完美融合。在《壓花藝術--延續生命的美麗》主題課程中,趙冰老師領同學們親手制作壓花團扇、浮遊花瓶,植物的美通過藝術的巧思得以永存,在一幅幅、一件件形式多樣、極具新意的手事情品中,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在美的熏陶中感悟生命的珍貴。
“翠崖紅棧郁參差,小盆初程景最奇”,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在《組合盆栽》課程上,宋俊陽老師教各人如何種植多肉盆栽和注意事項,並示範如何正確種植。同學們手持小工具,填土、配色、種植、鋪面……一盆盆鮮活的多肉綠植逐漸成形,由藝術之美探入生命節奏的焦点,生命的體悟在不知不覺間浸潤心靈。

最後,在雅致的葡萄酒品鑒課程中,本次實踐活動圓滿落幕。同學們紛紛体现收獲頗豐:
治理學院碩1093班同學辛星体现:在博覽園參觀與多肉盆景造型課程中,我感悟到生命的奇迹無處不在,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寶貴和無限的可能性。從大自然中的生機勃勃到人類的智慧創造,每一次遇見都是一次獨特的機會。這種感悟讓我明白了珍惜每一天、每一個瞬間的重要性,同時也激勵著我用心去經營和潤澤我的心靈。
在西農曆史的學習中,無論是西農第一任校長于右任先生“建設西北、興學興農”的奉獻深耕,還是小麥條鏽專家李振岐和康振生院士“艱苦奮鬥、潛心鑽研”的東南窯文化,都時刻提醒我們作爲新時代的交大青年,要將此次研學實踐所學應用于我們的未來發展之中,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刻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電信學部婁天宇体现:人生漫漫,不妨停下來看看風景。此次研學之旅,我欣賞了各式各樣的蝴蝶標本,在感悟美的過程中學會了分辨蝴蝶與蛾的要點;我了解到“樸素”的土壤中有著豐富的文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同樣影響一方水土,“五色土”構成了我中華大地之顔色;制作了第一盆“盆景”,給忙碌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一抹綠色。
生命是一場人生體驗,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走進自然科學,實踐沁潤心靈。前往“西農”體會到“紮根楊淩、胸懷社稷;腳踏黃土、情系三農;甘于刻苦、追求卓越”的西農精神,回到交大,進一步踐行“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西遷精神。
治理學院闫莉茹同學体现:通過博覽園中農業、植物、昆蟲、土壤等專題知識的學習,對大自然的神奇、人類的智慧、科學的美妙有了越发深刻的理解,作爲新時代青年應深入理解並感知農業對國家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通過藝術構思、感受植物美麗,在西農老師的指導下制作出了精美的壓花扇面和浮遊花瓶,使植物之美得以永存,感悟生命的真谛。在此次研學之旅中,西農的發展變遷史、專家學者們爲中國農業發展和繁榮所支付的努力,都深深震撼著我,在今後的學習和研究生活中,要學習前輩們刻苦鑽研和厚德樸實的精神,努力承擔起新一代青年的曆史使命,爲社會、人民和國家而努力奮鬥!
機械學院朱天倫同學体现:“廣大青年要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爲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並爲之終生奮鬥。”在本次525“感悟生命,潤澤心靈”主題西農行研學活動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殷囑托。在于佑任教育思想紀念館,我感佩于右任先生投身教育事業,“爲天地立心”的高尚情懷;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泱泱華夏燦爛輝煌的農業文明閃耀在我的眼前,中國古代先民的農業智慧和生活哲學令我贊歎。我們作爲新時代的交大青年,生逢盛世、責任在肩,應繼續發揚五四精神、西遷精神,繼承先輩遺志、心懷國之大者,不忘初心、砥砺奮進,不負祖國、不負人民!
機械學院劉桂蕾同學体现:在心理康健節來臨之際,很是榮幸有機會前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參加學習交流活動。在博物館中,我們從珍稀動物、昆蟲、植物、土壤等方面了解了博大精深的農林文化;在三號樓前,我們了解了西農的前世今生,列位仁人志士爲西農發展嘔心瀝血的一幕幕再現眼前;東南窯中,我們學習兩位院士鞠躬盡瘁解決小麥鏽病的奮鬥史,不禁肅然起敬。我們西交學子,也應從中感悟並付諸實踐,做西遷精神堅定的維護者與執行人,堅持國之所需即我之所向,推動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服務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爭做立雄心、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新時代青年!
能動學院劉新希同學体现很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各學院的優秀學生代表配合參與“西農行”深度研學之旅。在這次實踐中,我們受到了西農教職工的熱烈歡迎,在他們的熱情招待下,我們對生命之美有了越发深刻的認知。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下我們順利參與完成了插花、葡萄酒品鑒等一系列的課程,在動手實踐中切身感受生命的美好。作爲班級的組織委員,我很感謝這次難得的配合學習、交流進步的經曆,讓我認知到了在平常的組織生活中要投入熱情,引導同學們快樂科研、積極進取!
能動學院楊雯博同學体现:正值“5.25”心理康健日來臨之際,我們作爲交大學子有幸參觀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從海洋生物到陸地生物,從遠古生物到現代生物,從植物到動物,近距離感悟生命,領略自然科學的魅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也爲我們交大學子開展了別開生面的壓花藝術體驗、多肉盆景造型、葡萄酒品鑒等課程,讓我們了解到了書本以外的知識。本次活動接纳勞育和美育結合的形式,真正起到感悟生命、潤澤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
以自然和藝術之美啓迪生命,潤澤心靈,教育學生珍愛生命,掌握機會,創造更好的成才之路,並由珍愛自己發展到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青春逢盛世,奮鬥正當時,在新時代的曠闊舞台上,青年人應以越发康健、飽滿的精神面貌擔當使命,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文字:黨委研工部、
電氣學院、
PP电子學院、
能動學院、
治理學院、
機械學院、
電信學部
图片:電氣學院、
能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