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PP电子學院碩3118和3120聯合黨、團支部,電氣碩3076黨支部與航天學院2023級第二黨支部開展了支部共建活動。通過參觀西遷博物館、學習西遷精神、遊覽興慶校園等活動幫助研究生新生重溫西遷來路,樹立遠大理想,爭做時代新人。

活動伊始,一行人首先來到了位于興慶校區的西遷博物館,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開啓了對于交大西遷曆史的探索之旅。交大西遷博物館內容包罗溯源、西遷、致遠三個部门,集中展示了交通大學一百二十多年的辦學曆史。
從“從南洋走來”到“與國家民族同向同行”,從“永遠飄揚的旗幟”到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精神重要指示,博物館共展出照片、圖表和實物等共兩千多件,以圖文、實物和多媒體集中體現了“西遷人”波瀾壯闊的創業曆程和輝煌成就。
序廳主浮雕展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高尚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爲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同學們深有感觸獲益良多,立誓將西遷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肩負起交大學子的使命。

隨後,西安交通大學李甯欣同學進行了“書信中的西遷印記”主題宣講。李甯欣同學以三封信爲線索,講述了老一輩西遷人響應黨和國家建設祖國大西北的號召,從黃浦江畔到渭水之濱的感人故事。
1955年,一封關于交通大學內遷西安的報告,將交通大學的命運同黨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結合在了一起。記錄了60多年前西遷征途上的愛情的信件,譜寫了舍小家爲各人的交大西遷人自己的家國之歌。2017年,15位白發蒼蒼的老教授向習近平總書記寄去了一封濃縮畢生熱愛與情感的信,60多年的筚路藍縷感人至深。在宣講的最後,李甯欣同學號召同學們要接過曆史的接力棒,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新時代、新賽道、新征程上,用西遷之光照耀奮鬥征途。

在遊覽興慶校園時,趙園園同學說道:“樹幹粗壯的綠葉梧桐,充滿曆史氣息的中二中三樓,香氣四溢的梧桐苑和康橋苑,這些校園景象,因爲和同學們同遊,更美了。從創新港來到興慶,感受著興慶校區同學們肆意揮灑的青春,享受著與創新港同學們一起記錄當下時刻的愉悅,我們的凝聚力在這一天生根發芽,終有一天,會像梧桐一般長成參天大樹。”

以此次活動爲起點,相信同學們會在未來的研究生生活中深入探索,不斷發展自己,承擔社會責任與時代使命,爲社會、爲學校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做好西遷精神的新傳人。
文字|宋梓瑜呂思穎趙園園
图片|宋梓瑜吕思颖 航天学院2023级第二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