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而講壇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而講壇 >> 正文
“學而”講壇第180講
2012-05-18  點擊:[]

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180講

講座時間:2012年5月23日19點30分

講座地點:教二100

讲座人:边燕杰院长 王久良导演

主持人:黎荔副院長

講座主題:今天我們如何面對垃圾圍城?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邊燕傑,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院長,西安交通大學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終身教授。美國紐約洲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和亞洲研究博士後。曾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教授、講座教授,部主任,調查研究中心主任,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曾任北美華裔社會學家協會主席,美國社會學學會亞洲分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國慶觀禮代表。

王久良,自由攝影師。2007年,其作品《往生》,參加2007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安吉高校影像大展以及2007EIZO年度攝影大展並獲獎;2008年,王久良被《攝影之友》雜志評選爲“2007年度最重要攝影人物”;2008年,于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上獲得“中國優秀攝影師評委推薦獎”;2009年12月,廣東連州國際攝影家年展上,王久良以一組《垃圾圍城》作品,獲得了年度傑出藝術家金獎。

講座簡介:

垃圾是都市發展的附屬物,都市和人的運轉,每年産生上億噸的垃圾。現在人類處于全球性的垃圾危機之中,整個地球被垃圾覆蓋了一層。高速發展中的中國都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在21世紀的今天,垃圾的剖析與填埋過程中對當地環境造成破壞則越來越難以回避。垃圾對我們生活環境帶來了不行忽視的破壞。面對垃圾圍城,我們得思考垃圾之前的資本主義商業消費生産以及因之所帶來的我們的生活觀問題。我們许多時候都是在爲消費而消費,爲面子、爲虛榮而消費。在歐美,工業革命用150年的曆史才形成這種消費文化,而我們中國只用了30多年就走過了這個曆程。本講座邀請著名社會學家邊燕傑教授對話《垃圾圍城》導演王久良,配合探討消費文化的轉變與人類的自我救贖。

影片簡介:

垃圾围城 中国/2010/83min/导演:王久良

在一年半的時間裏,王久良通過對北京周邊幾百座垃圾場的走訪與調查,最後用樸素與真實的影像向我們呈現了垃圾包圍北京的嚴重態勢。這些令人震驚的影像,讓我們得以具體知曉垃圾對我們的生存環境,以及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傷害與威脅。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學而”講壇第182講
下一條:“學而”講壇第179講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