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而講壇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而講壇 >> 正文
“學而”講壇第216講
2013-03-25  點擊:[]

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216講

講座時間:2013年3月27日19點00分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吳成基教授

講座主題:給你一雙讀懂山水的眼睛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情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领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督察、陕西省地质公园评委、陕西省生态学会理事长、陕西师大教学督导委员。恒久从事地质学、地貌学和旅游地学科研与教学,完成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攻关项目,横向课题22项,获省部级科研、教学奖10项,专著3部,体例图件 3部,论文65篇。在西安地裂缝研究中提出西安地裂缝的时空观,促进对地裂缝结构属性简直立,建设了西安地裂缝的成因模式;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研究中提出了基岩侵蚀问题,并运用自然地理学要领对多沙粗沙区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进行界定,提出水土保持的社会支持体系;在旅游情况研究中提出三重旅游情况系统。2000年以来,将地学与旅游结合,乐成运用在陕西地质公园建设的实践中。2005年主持的自然地理学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谓。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講座簡介:

21世紀的旅遊是知識旅遊與旅遊審美的結合,當代旅遊講求新鮮,是在追新覓奇中享受生活帶來的愉悅,同時也能感知社會和自然帶來的心靈上的啓迪。講座將從旅遊地理的定義、旅遊地理的內涵、地學旅遊之美等八個方面爲同學們作詳盡報告,以大量實地考察圖片、通過對比的要领讓同學們觀看雅丹、丹霞、喀斯特等自然地貌的差异成因,以及秦嶺明珠翠華山天池、長白山天池等地質結構形成的原因。給你一雙讀懂山水的慧眼,讓你領略大好河山的無盡美景與神奇,讀出山水的色彩,品出山水的魅力,享受山水的美好情趣與深遠意蘊。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學而”講壇第217講
下一條:“學而”講壇第215講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