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237講
講座時間:2013年7月17日19:30.
講座地點:主樓A203
講座人:城霜兒
讲座主题:以衣载礼 追寻失落文明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http://meeting.mkako.com
講座話題:e瞳網《交大知道》http://www.eeyes.net/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陝西漢服圈中著名推廣者,2009年陝西人民廣播電台《時尚廣播》雜志用四個版面專題介紹其在漢服文化宣傳中的執著追求;2009年陝西二台《都市熱線》欄目就漢服文化對其做了15分鍾專訪和宣傳;2010年《三秦都市報》以“成了精的漢服迷”爲標題整版報道其漢服文化生活;2010年《西部網》特聘爲“長安漢服”版塊版主;2010年陝西二台《碎戲碎事》欄目30分鍾現場直播其將漢服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坎坷與喜悅經曆。
講座簡介:
“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是與自然融会的和諧之美,“絲衣其紑,載弁俅俅”是盛大瑰麗的禮儀之美,“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是娉婷窈窕的少女之美。這就是漢服——從黃帝時代到明朝這五千年中,我們華夏漢民族所穿著的風格自然、形制一脈相承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有各種款式達40余種,漢制曲裾穩重,唐制襦裙飄逸,宋制褙子恬靜,明制襖裙端莊。總的漢服特色是:寬衣交領,袖松且長,隱扣系帶,上衣下裳。
漢服沒有流傳到今天,是由于明末中國內亂,滿清乘虛而入,侵略者爲了鞏固其統治,削弱華夏民族意識,用血腥暴力手段執行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剃發易服政策,強迫以漢族爲主體的中國各族人民脫下自己延續幾千年的民族服飾。
漢服由此在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消失。
今天我們提倡恢複自己的民族服飾並不是爲了完全複古,也不是爲了增加幾種服裝的款式。而是希望在經濟高速增長、外來文化影響著我們衣食住行的今天,記住我們民族的過去,知道自己是一個華夏漢人,留住我們的根。沒有任何愛國的口號比親自穿著漢服更響亮。當你穿上了漢服,不是爲了演出,而是爲了體驗和漢祖先融爲一體。以衣載禮,追尋失落文明,一起來親近漢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