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而講壇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而講壇 >> 正文
“學而”講壇第241講
2013-09-26  點擊:[]

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241講

講座時間:2013年9月28日19:00

講座地點:主樓A203

講座人:陳俊民教授

講座主題:儒學、經學與理學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相助共辦:西安交通大學國學社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http://meeting.mkako.com

講座話題:e瞳網《交大知道》http://www.eeyes.net/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先后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兼历史系“关学”研究室主任、校出书社社长兼总编辑,浙江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校文科指导委员会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 年至今,多次赴美、德、日等国家及港、台等地域出席国际学术聚会会议,曾先后应聘客座讲学研究于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1986-1987 年)、德国特里尔大学(1991-1992年)、哥廷根大学(1999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92 年)、台湾政治大学(2001 年)、武汉大学(2002 年)等海内外著名学府,并指导海内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多名。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中国大陆学术照料等职。出书著作:《张载哲学与关学学派》(人民出书社初版,台湾学生书局增订版)、《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陕西师大出书社)、《蓝田吕氏遗著辑校》(中华书局)和《朱子文集》(台湾校点本)等10 多种,论文70 余篇。目前肩负《儒藏》编纂、“关学全书”整理等国家重大项目。

講座簡介:紀念孔子誕辰2564周年專題講座

儒學是國學的主要組成部门,弘揚儒學,究竟傳承儒學的哪些身分?時至今日,仍有論者以爲儒學就是封建,只有把儒學徹底掃進曆史垃圾堆,中國才气進步。應對這些責難,解答所提出的問題,需要冷靜地總結儒學史,理性地分析儒學的內容。

宋代道學(理學)是孔孟儒學從漢唐官方經學向民間私學演變的地域化新儒學形態。道學(理學)研究,進路多方,自清代以來,概略莫外或經學的、或史學的、或哲學的三種法門。近世史學家與哲學家稱道學爲“新儒學”、“新儒家”,史學家認爲“新儒學”的産生及傳衍,如佛出現于世一樣,是中華民族思想發展的“一大事因緣”;哲學家無論是自號“新理學”的馮友蘭,還是諸多所謂“現代新儒家”,均不滿足于“照著”道學講的哲學史敘述要领,而是借助道學史料,運用西方傳入的哲學要领,把道學研究推向了“中西會通”的中國哲學創作階段。現代社會可以有多元的道學研究,而不行能形成一元的所謂“現代新儒家”。重視道學研究要领論的創新,與世界文化相會通,建设持久的純樸的高尚的中華價值觀,這才是當代種種問題的基础解決。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學而”講壇第242講
下一條:“學而”講壇第240講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