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而講壇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而講壇 >> 正文
“學而”講壇第262講
2014-03-23  點擊:[]

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262講

講座時間:2014年3月26日19:00

講座地點:主樓A203

講座人:樸萬裏博士

講座主題:音樂的基本問題及認識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http://meeting.mkako.com

講座話題:e瞳網《交大知道》http://www.eeyes.net/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學而講壇微信民众账号:xjtuxejt

學而講壇资料:http://cc.mkako.com课程网站排行榜之《學而講壇》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博士、西安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師,同時也是心理醫生,作家。專業:音樂人類學。研究偏向:流行音樂中的世界民族音樂及相關文化機制研究、流行音樂産業及受衆研究。

講座簡介:

藝術音樂、雅致音樂、民間音樂、民族音樂、流行音樂、通俗音樂……這些都是我們日常音樂生活裏時常用到的詞彙,然而真正知道這些術語明確所指的人很是少。多數人對這些詞彙的理解是望文生義,然後在需要解釋問題的時候根據自己的邏輯將其串聯起來。由此,一些音樂領域裏最基本的理論和觀點,實際上成了最流行的錯誤理解和認識。如:藝術音樂都是很雅致的,流行音樂都是很低俗的,當代藝術音樂的特點是嚴重脫離群衆和特別難聽……许多人認爲音樂學院的教授們在家裏都是聽交響曲的,许多人恥于在音樂家面前坦言自己喜歡流行音樂,许多人不喜歡貝多芬而對此的解釋是自己音樂素質比較低……而這一切流行的錯誤認識,都來自于對幾個基本看法的陌生和想當然。本次講座將從這些最基本的看法入手,詳細地梳理藝術音樂、民間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的異同,及其與當代人音樂生活的關系,匡正這些對普通人來說最爲簡單也最爲致命的誤解。

音樂是人類心靈的共鳴,在音樂的世界裏,我們不分國籍,不分民族,只有同樣的情感及同樣的感動。本次講座以世界音樂爲主題,將世界上的音樂進行歸類,引導各人用理性、寬容、尊重的心態看待世界上的差异音樂,不以自己的喜好來否认藝術音樂或流行音樂,而是打開心扉,放掉偏見,多嘗試傾聽世界上所有差异的音樂,由此感受差异的人生境遇。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學而”講壇第263講
下一條:“學而”講壇西區專場第三場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