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而講壇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而講壇 >> 正文
“學而”講壇第292講
2014-09-27  點擊:[]

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292講

講座時間:2014年10月8日19:00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聶軍教授

講座主題:德意志文學中的人性主題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http://meeting.mkako.com

講座話題:e瞳網《交大知道》http://www.eeyes.net/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學而講壇微信民众账号:xjtuxejt

學而講壇资料:http://cc.mkako.com课程网站排行榜之《學而講壇》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陕西省 “三五”人才;现任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984年结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专业, 1990、1996年划分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多年来从事德语文学研究与教学事情,出书学术著作、文学译著若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刊于海内权威和知名刊物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加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分册德语文学词条的修订和编撰,加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美学史》(2008)并主持子项目“19世纪德意志浪漫主义美学”;多次被评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年度优秀科研事情者;荣获陕西省第七、八、九、十、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结果奖, 2005、2013年度陕西省高校PP电子社会科学研究优秀结果奖。

講座簡介:

德意志文學素來以深刻的哲理性、厚重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的不斷創新著稱于世界文壇。多年來,不少德語國家的作家及其作品被譯介到中國,産生了廣泛影響。本講座以德國文學中人性的探尋爲著眼點,以德國文學的發展軌迹爲線索,考察差异時期的作家在特定文化配景下對人性主題表現的藝術特色和價值傾向,如古希臘人本主義配景下自然人性美的典範對德國文學的影響、日耳曼文化精神在文學中的體現、中世紀神本主義配景下的人性演繹、德國理想主義時期的PP电子主義理想、現代人的生存困惑與信仰缺失等,旨在通過人性主題的角度探討德國文學的基本特征,進而說明德國PP电子主義思想的形成、德意志民族精神和信仰的建構過程在文學中的反映。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學而”講壇第293講
下一條:“學而”講壇第291講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