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而講壇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而講壇 >> 正文
“學而”講壇第307講
2014-12-08  點擊:[]

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307講

講座時間:2014年12月6日19:00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齊東方教授

講座主題:走進死亡之海——絲綢之路上的尼雅考古發掘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http://meeting.mkako.com

講座話題:e瞳網《交大知道》http://www.eeyes.net/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學而講壇微信民众账号:xjtuxejt

學而講壇资料:http://cc.mkako.com课程网站排行榜之《學而講壇》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唐時期的考古、曆史、文物、美術的教學與研究。出书學術專著《唐代金銀器研究》等三部,發表各種論著百余篇,主要包罗吐谷渾余部曆史的研究、三國至隋唐時期墓葬制度的研究、中國古代金銀器研究、古代馬具的研究、古代玻璃器研究、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曾獲中國高校PP电子社會科學研究優秀结果獎等多項獎勵。承擔教育部PP电子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重大課題“漢唐陵墓制度研究”、“邊疆考古研究”、“古代中外關系史:新史料的調查、整理與研究”等課題。日本創價大學交換教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日本京都大學PP电子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曾在日本、美國、韓國、吐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滋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丹麥、挪威、瑞典、以色列、法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考察、訪問、講學。

講座簡介:

新疆尼雅遺址文明,是一種特殊的絲綢之路文化現象,它吸收了多樣的進步文化,顯現著古河流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相互的撞擊,呈現成爲一種沙漠綠洲的文明。尼雅遺址位于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境內,爲兩漢魏晉時期精絕國遺址。1901年,英國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南緣尼雅河畔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並從這裏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種珍貴文物12箱之多。當這些文物被帶回英國時,使西方學者大爲震驚。1905年,美國學者享廷頓在美國地理學會的資助下進入新疆,可以猜測他到過尼雅。隨著近年來大規模的科學考察和考古發掘,封塵的尼雅遺址興衰之謎將逐步被打開,豐富人們對于西域文明和絲綢之路的認識和了解。尼雅遺址的發現,爲研究中原王朝與西域古國的關系,研究東西文化交流和絲綢之路提供了珍貴資料。一起來聆聽北大考古教授講述尼雅遺址這一“東方龐培”、“古代夢幻都市”的出土文物,尼雅遺址以其田野考古發掘之科學規範及精美珍奇的出土品之豐,最理想地表現了“沙埋古代文明”的曆史浪漫主義美感。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學而”講壇第308講
下一條:“學而”講壇第306講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