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324講
講座時間:2015年4月29日19:00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穆濤
講座主題:漢代長安城的文化生態是怎樣煉成的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http://meeting.mkako.com
講座話題:e瞳網《交大知道》http://www.eeyes.net/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學而講壇微信民众账号:xjtuxejt
學而講壇资料:http://cc.mkako.com课程网站排行榜之《學而講壇》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西安《美文》雜志副主編,主持常務編刊事情。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委員,西北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西安市政協委員,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书《俯仰由他》、《肉眼看文壇》、《放心集》、《散文觀察》、《看左手》、《先前的風氣》等書十部。曾獲陝西省雙五文學獎,陝西省優秀編輯獎。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入選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曾獲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首屆“郭沫若散文獎·優秀編輯獎”,陝西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炎黃文學編輯獎”,“陝西省圖書獎”、“冰心散文獎?散文理論獎”等。《先前的風氣》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並入選“2014中國好書”。
講座簡介:
2014年6月22日,由中國、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在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乐成申遺,我市的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爲世界文化遺産。漢長安城,位于西安城西北偏向。漢長安城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國際多数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国都,是中國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曆時最長的国都,是漢民族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中心。漢長安城遺址是我國迄今規模最大、生存最爲完整、遺迹最爲豐富、文化含量最高的国都遺址。在西漢的210年曆史中,長安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繁盛一時。經過秦漢兩代的經營,漢代長安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生態景觀具有了獨特的地域特色和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西漢盛世特有的長安京都文化和富于PP电子精神的生活方式。本講座主要從以下方面展開:1、長安城大移民;2、五經,漢代的大衆讀物;3、獨尊儒術,漢代的主旋律;4、漢代的文學觀與今日之區別;5、漢代文化生態的終結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