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而講壇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而講壇 >> 正文
“學而”講壇第334講
2015-05-28  點擊:[]

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334講

講座時間:2015年6月3日19:30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楊曉捷教授

講座主題:日本繪卷解讀法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http://meeting.mkako.com

講座話題:e瞳網《交大知道》http://www.eeyes.net/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學而講壇微信民众账号:xjtuxejt

學而講壇资料:http://cc.mkako.com课程网站排行榜之《學而講壇》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語言外語與文化系教授,京都大學文學博士。研究領域包罗日本中世紀文學,日本中世紀圖像文獻,PP电子研究領域中的數字化應用。主要著述有《鬼のいる光景(鬼神共在的時空)》(角川書店,2002年)、《デジタルPP电子學のすすめ(數字PP电子學導論)》(合著)(勉誠出书,2013年)等。

講座簡介:

十世紀的平安時代中期,日本畫壇誕生一種圖說故事的繪畫樣式——繪卷物,簡稱“繪卷”,在日本繪畫上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創造了獨特的日本美。繪卷是在橫向展開的卷物上繪畫,由繪畫和詞書組合,通過連續的畫面變化,表現一個完整的故事。繪卷脫胎于8世紀奈良時代傳入的中國佛典插圖和圖解文籍。日本古典文獻之中,效仿中國畫卷而制作的繪卷從此形成了一個多彩多姿的資料群。超過兩百件的傳世作品之中,畫面場景數以千計,故事主題涉及曆史、宗教、傳奇,圖文並茂,妙趣橫生,爲文學、曆史、民俗研究提供了不行多得的視覺資源。

本講座以若幹代表作品的畫面場景爲例,探索繪卷閱讀鑒賞的要领與解讀的基本規則。同時,嘗試摸索以日本流行漫畫的手法注釋再現古代繪卷的可能性。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學而”講壇第335講
下一條:“學而”講壇第333講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