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337講
講座時間:2015年6月24日19:30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蔣均平教授
講座主題:中華制曆史及古天文儀器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http://meeting.mkako.com
講座話題:e瞳網《交大知道》http://www.eeyes.net/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學而講壇微信民众账号:xjtuxejt
學而講壇资料:http://cc.mkako.com课程网站排行榜之《學而講壇》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从事聚光太阳能學術研究四十年,发现三项科教仪器并通过省级结果判定,由中国科学院及中央气象局对该三项发现进行工业化开发及全国推广。在现代实用天文学理论研究方面有突出孝敬,已发现多项今古天文仪器,如《太阳高度仪》、《中华地球仪》、《黄帝盖天仪》、《黄帝制历天井仪》以及唐代的《黄道游仪》等,并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有关委托研究汉代天井岸遗址,进行十多年考古研究,认定汉天井遗址与汉武帝制“太初历”有关,目前中科院河南灵宝考古发现仰韶中期黄帝时代“天井遗址”,已印证上古中华制历的“天井”特征。多年来在甘肃天水、内蒙古托克手古城、陕西洛南大圣山、蓝田华胥陵、骊山人祖庙等地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考古调研,上古制历的“天井文化”之谜正在获得破解突破。
活動及講座簡介:
三皇五帝,泰黃制曆,鼎鑄中華立元紀。
夏商周秦,曆正更疊,漢唐宋元續部章。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伏羲根據河洛文化觀測天象和地球萬物變化,繪制先天八卦,創制五季十月的《上元太初曆》。天文有“曆”,PP电子有“史”,天人合一,天文與PP电子結合,構成“曆史”。通常研究中華文明側重PP电子史,而忽視天文曆史。本講座通過中華制曆史的研究,推斷出中華三皇五帝斷代史的時間坐標,並應用現代天文學基本要领,對曆史失傳的古天文儀器進行複原及展示。以制器(古天文儀器複原)說明中華古天文儀器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對考古進行碳14化測時間坐標,並結合文籍考證,三方互爲印證,繼夏商周斷代工程完成,使中華有曆可考的三皇五帝史向前推進265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