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401講
講座時間:2016年9月14日19:30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楊鎖強教授
講座主題:書法鑒賞的原則、標准與要领論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講座人介紹:
杨锁强,字任之,号壬云斋主。西安交通大学书法艺术与信息技术交织学科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PP电子社会科学学院中国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学术委员,教育部全国艺术类优秀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书法教材审定专家,ATHENS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学术委员,国际学术期刊《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与《Athens Journal of Philosophy》编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持及加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等37项课题的研究事情。发表學術研究论文80余篇,出书专著《书道发微——杨锁强书学论集》等4部。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全国首届篆书作品展提名奖,西安交通大学艺术教学结果一等奖等各项奖励30余项。书法研究论文加入了2009年12月在希腊雅典召开的“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和2010年6月在日本大阪召开的“The Asian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 2010”并做了主题讲话。
講座內容介紹:
書法鑒賞是實現書法審美價值與社會功效的重要途徑。古代的書法鑒賞大多表現爲文人雅士與達官貴人的個體化行爲,也有鑒賞者同行小範圍的交流與切磋。積累了較爲豐富的但是並無大量文字記載的個體經驗。且鑒賞與藝術收藏往往相結合,帶有某種功利色彩。這種個體密玩式的鑒賞經驗也隨著鑒賞者的逝去而隨之堙沒了,留下的只有師帶徒的不完整的經驗傳承;其次,中國書法的意象特征使得書法鑒賞更多地表現爲意會而不是言傳,語言的狹隘性與歧義性使得書法鑒賞結果的描述顯得蒼白而無力。再之,曆代關于同一書法作品的鑒賞與品評因鑒賞者的差异出現了較爲嚴重的差異,這種帶有極端化的個PP电子化立場使得書法鑒賞成爲個人好惡的強加,帶來了書法鑒賞莫衷一是的爭議與混亂。講座提出書法鑒賞的五大原則爲書法鑒賞的客觀性與主觀性相統一的原則、書法鑒賞的層次性原則、書法鑒賞的創造性原則、書法鑒賞的反複性原則、書法鑒賞的系統關照原則。中國藝術的“人化”特征使得中國書法以體魄康健、心靈自由的理想人作爲書法鑒賞的標准。鑒賞的要领應包罗目鑒、心鑒、神鑒三個層次,與之相對應的具體要领則爲目觀、心悟與神會。
更多資訊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
http://meeting.mkako.com?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學而講壇微信民众账号:xjtuxe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