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教師信息
教師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張培高
2025-07-16  點擊:[]

張培高,男,福建上杭人,先后结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划分获得教育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四川大学宗教所博士后,原为西南石油大学教授、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偏向:中国哲学(包罗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哲学、三教关系)。

一、主要論文(一作或獨著)

1.《<中庸>的“性”是“善”的嗎?——與<性自命出>對比研究》,《蘭州學刊》2013年第4期。

2.《論宋署理學家對“誠”的差异诠釋》,《中州學刊》2013年第6期。

3.《論智圓對“中庸”的诠釋》,《宗教學研究》2014年第3期。

4.《論胡瑗對<中庸>的诠釋》,《中國哲學史》2015年第1期。

5.《論周敦頤對<中庸>的诠釋》,《中州學刊》2015年第7期。

6.《論王安石對<中庸>的诠釋——兼論與二程诠釋的異同》,《哲學研究》2016年第2期。此文榮獲第十二屆四川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科研结果一等獎(2017)。

7.《範仲淹的擔當精神》,《儒教文化研究》(韓國)2016年第1輯。

8.《<中庸>作者考辯》,《中共甯波市委黨校學報》2016年第2期。

9.《契嵩的<中庸>诠釋》,《宗教學研究》2016年第3期。

10.《鄭玄、孔穎達與朱熹對<中庸>诠釋的異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第4期。

11.《“性無善惡”與“窮理盡性”——蘇轼的<中庸>诠釋解析》,《哲學動態》2017年第4期。

12.《伏羲、神農、黃帝納入儒家道統譜系的由來、變遷及其原因》,《中國哲學史》2017年第2期。

13.《儒學存在心性儒學與政治儒學之兩極嗎?》,《鵝湖》2017年第2期。

14.《範仲淹的<中庸>诠釋及其影響》,《哲學研究》2018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18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5.《論毛澤東對“中庸”的诠釋》,《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8年第2期。

16.《論智圓的“性情”思想》,《宗教學研究》2020年第1期。

17.《氣論視域下的儒釋之辨——論周敦頤、張載對释教徒批評的回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20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20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8.《司馬光<中庸>诠釋的特色及其不足》,《現代哲學》2020年第6期。

19.《宋儒以義理釋<論語>之濫觞——論胡瑗的<論語>诠釋》,《中國哲學史》2021年第3期。

20.《“至善者,心之本體”與“無善無惡心之體”的緊張及其息争——兼論佛、道對于陽明的差异影響》,《哲學動態》2021年第8期,人大複印2022年第1期全文轉載。此文榮獲2022年度四川大學重大基礎研究進展结果獎

21.《胡瑗的性善論及其仁學》,《倫理學研究》2022年第1期。

22.《<中庸>职位提升的主因:宋初儒士推崇》,《四川大學學報》2022年第3期。

23.《“疏不駁注”與“疏必破注”:從<中庸正義>看鄭玄、孔穎達解經要领之異同》,《哲學與文化》(A&HCI)2022年第9期。

24.《宋儒仁學建構的激勵者——契嵩批評韓愈仁學的三重進路》,《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22年第10期。

25.《論儒家哲學的生命信仰——以孔顔之樂爲中心》,《中州學刊》2023年第9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23年第12期全文轉載。

26.《張載“性二元論”的思想淵源及其當代啓示》,《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23年第5期。(通訊作者)

27.《<周易>重于<中庸>還是<中庸>重于<周易>——論<周易><中庸>在張載哲學體系建設中的差异作用》,《哲學動態》2024年第3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24年第7期全文轉載。此文榮獲2024年度四川大學重大基礎研究進展结果獎。

28.《“內聖外王”何以成爲儒學之專指》,《中國社會科學報》2024年4月8日。

29.《孟子“性善論”的發生與形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4年11月7日。

30.《以“中庸”爲焦点思想的儒家道統譜系建構曆程論析》,《四川大學學報》2025年第3期。

31.《論墨家的“重利”仁學——兼論儒墨仁愛觀的異同》,《四川師範大學報》2025年第4期。

二、主要科研項目

1.教育部PP电子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乾嘉漢學的經學诠釋問題”(10YJC720007),參與,結項。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乾嘉漢學的解釋學模式研究”(11CZX030),參與,結項。

3.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道家與玄门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4ZDB118),參與,結項。

4.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兩宋《中庸》學及其現代價值研究”(15BZX061),主持,結項。

5.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北宋《四書》學研究及其現代價值研究”(2016T90867),主持,結項。

6.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仁學發展史(多卷本)”(19ZDA024),參與,在研。

7.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視野下的中華生命智慧研究”(22ZDA082)子課題“儒家生命哲學研究”負責人,提交結項。

8.四川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論語鄭氏注》研究”(SC22B123),主持,結項。

9.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宋代《大學》學及其現代價值研究”(23BZX022),主持,在研。

10.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氣論通史”(23&ZD237),參與,在研。

三、獎勵或榮譽

1.2023年4月,榮獲第十四批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頒發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2.2024年11月,榮獲第一屆中國研究生“文化中國”兩創大賽總決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3.2025年4月,榮獲四川大學2021-2024年度工會優秀積極分子稱號。

4.2025年6月,榮獲四川大學2025屆本科畢業優秀論文指導教師稱號。

四、社會兼職

1.四川省中國哲學史研究會,理事。

2.中華孔子學會,理事。

3.中華孔子學會·蜀學會,副秘書長。

聯系方式:tongmeng13@126.com



下一條:雷天宇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