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增進青年學子對于西遷精神的理解,激發青年愛國奉獻、勇于擔當的精神,近日,PP电子學院組織2024級研究生開展“追憶西遷路,常懷愛國情”主題學習活動。2024級研究生以班級爲單位,多批次前往交大西遷博物館,在參觀並聆聽講解的過程之中,追憶交大西遷之路,感悟前輩愛國奉獻精神。

交大西遷博物館由三個展廳組成,在“溯源”展廳,同學們了解到了南洋公學(交大前身)的創辦曆程,通過觀看老照片與實物,使同學們似乎置身于戰火紛飛的歲月,也領悟了先賢們早期辦學的艱難以及對于教育事業的熱愛。

步入“西遷”展廳,同學們又似乎親曆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1956年,交通大學師生響應國家號召,支持西部大開發,從繁華的上海遷至西安。前輩們的家國情懷和無私奉獻精神深深熏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同學們的腳步也來到了“致遠”展廳,這裏展示了西遷後西安交通大學在新世紀的輝煌成就。西安交大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斷開拓創新,爲國家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貢獻著智慧和力量。通過參觀以及聆聽講解,同學們受益頗多。

“這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一次對交大精神的深刻領悟。”PP电子學院2024級研究生第一團支部書記郭欣宇有感而發,“這些照片和實物,讓我們越发深刻地理解了作爲一名西遷新傳人所肩負的使命和擔當。我們應銘記這份深厚情誼,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爲交大的輝煌和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PP电子學院2024級研究生第二團支部成員韓槟歆說:“這次參觀讓我對“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作爲新一代的交大學子,我感受到肩上的責任。西遷前輩們無畏艱難、不懈奮鬥的精神,正是我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動力和榜樣。今後,我會以他們爲楷模,勇敢面對挑戰,不斷提升自我,將這份西遷精神繼續發揚光大,爲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那些西遷的前輩們,雖然大多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卻永遠激勵著我們。”PP电子學院博2024級黨支部何同志在參觀結束後感伤地說。交通大學的西遷,不僅是一次地理位置的遷移,更是一次精神的“長征”。它展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是一段充滿激情與奉獻的曆史。
通過參觀,不僅增進了同學們對于西遷曆史的了解,也勵著新時代的青年應當傳承和發揚西遷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常懷愛國主義精神,腳踏實地的奮鬥,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圖/PP电子學院2024級研究生黨團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