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我院承辦的“陝西符號”文化創意沙龍乐成舉辦
2012-06-23  點擊:[]

陝西是中國的曆史文化大省,陝西的地下曆史遺存和地上曆史遺迹,無不震撼世界。從大雁塔、鍾鼓樓、兵馬俑、黃帝陵到西嶽華山,黃河壺口瀑布,陝北寶塔山,提起陝西的標志,不勝枚舉,但如果問起究竟陝西文化的焦点符號是什麽,陝西文化元素如何在日益多元化的社會中推陳出新、秀出陝西特有的風采,陝西文化如何適應市場經濟時代的要求,做出完美的市場與社會表現,相信许多人都難以給出完美的答案。

陝西中華文物創意産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肖琪致謝

2012年2012年6月20日(周三)下午,由陝西中華文物創意産業研究院主辦,陝西文物複仿制品開發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承辦,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藝術系協辦的“陝西符號”文化創意沙龍暨陝西文化元素的物化表達專題研討會,在西安交通大學田家炳藝術中心隆重舉行。來自陝西省文物局、陝文投集團、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市社科院、陝西省作協,陝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協會、中國民間藝術協會、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十幾位專家學者以及文物部門領導和企業家,從陝西文化的精神內核,陝西文化的保護開發,陝西文化的市場化運作等多維視角回覆了什麽是陝西文化的焦点符號以及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如何更好地開發利用陝西文化元素,實現其市場與社會價值。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長成建正結合陝西地域文化的四大特性即古老性、連續性、開放性、輻射性提出了陝西特色文化創意産業的具體路徑,在傳統文化元素中貫入現代性理念,將藝術性、大衆性、實用性緊密結合起來,整合多方資源走一條開發、生産、銷售、監管和諧統一的文化産業化之路。

研討會現場

西安碑林博物館館長趙力光從在對陝西豐富的文物資源進行分類梳理的基礎上,指明了陝西文物資源的三大特征——唯一性、至高性、豐富性,從西安建設國際化多数市的宏偉目標出發指出産業化、集群化、高端化是陝西文化影響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陝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省文史館研究員,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雷濤從尚德重禮這一西安都市精神的內核出發,提出要以古爲今用、洋爲中用的思想理念爲指導,通過發掘、搶救陝西的文學藝術遺産而爲貫徹實現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做出陝西貢獻。

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民俗學專家賈三強以明代陝西籍直臣楊爵爲例指出了陝西人心包天地、耿介孤直、爲理想勇于獻身的精神特質,並就當下文物複仿行業的一些亂象提出了産品制作精細化、行業治理治理規範化的解決方案。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骊明從陝西作爲中華文明的策源地的角度出發對比國內外文化開發理念上的差距指出陝西文化産業的發展必須引入國際眼光、學習國際先進經驗爲我所用,以市場化的手段、走産業化的门路來繼承、傳播、弘揚陝西的文化符號,並實現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著名雕塑家、西安交大藝術系主任賈濯非結合自身的藝術實踐經驗與體悟指出陝西的文物複仿産業要發展壯大,必須要體現陝西人的形象、代表陝西的文化精神,要有現代意識,走高精尖之路。

《陝西曆史文化百部叢書》編輯、《黃土文化尋根》系列專題片導演、《延河文化雜志》社長、企業家李毓秦從陝西作爲中國的文化原點與地理原點的角度出發,通過對陝西本土學派關學的曆史發展脈絡的梳理,提出了溝通曆史與現代,連接傳統與時尚的一些具體建議。

陝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協會秘書長秦建明以漢代的建章宮爲例指出了當前陝西文化開發建設中的一大弊病即繼承不深,創新不足,提出陝西的文化建設必須要做精品工程,要經得起時間和大衆的檢驗。

中國民間藝術協會理事,陝西省民間工藝家協會主席,省政府特聘非物質文化遺産評審專家傅功振從陝西史前文明從周秦漢唐的發展曆程出發指出文化是一個不斷變化、一個漸進發展的動態過程,文化産業的發展必須要使傳統與現代,傳統與時尚有效結合起來。

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副院長黎荔通過對網民票選出的陝西十大文化符號如兵馬俑、大雁塔、碑林的一一闡析指出對陝西文化符號的物化表達必須實事求是從客觀實際出發遵循産業化的门路通過碎片化、輕量化的具體方式使陝西的文化符號做出完美的市場表達。

陝西文物複仿制品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肖琪先生最後做了總結發言,他体现文仿公司、陝西文化産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各界學者的建言獻策,離不開各方人士的通力相助,以後文仿公司將更多開展類似活動,在“傳承薪火、推陳出新、文化交友、共圖發展”理念下爲陝西文化産業的大繁榮大發展貢獻力量。

本次沙龍的與會人員還包罗部门文化學者、文博專家、藝術創意人士;交大師生、陝文投集團相關領導及各子公司公司員工、陝西中華文物創意産業研究院、文仿公司的部门人員等,通過聆聽嘉賓們的精彩發言,使其對陝西文化的精神內涵、陝西文化元素市場化運用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也必將爲其日後的産品研發和業務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引導和理論支撐。本次沙龍對如何繼承、發展、弘揚、保護、開發、利用陝西豐富、優秀的曆史文化資源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做出了精確、完整的闡述,對于陝西文物文化實現集群化、産業化、精品化起到引導和理論支撐作用,同時,爲陝西省相關行業如何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革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推動文化産業的大繁榮大發展做出前瞻性的理論探索和貢獻,爲西安建設國家化多数市的宏偉目標、爲陝西文化影響中國,走向世界奠基了堅實的基石。

系列媒體報道鏈接如下:

大公網:http://www.takungpao.com/sy/2012-06/22/content_541440.htm

華商網:http://news.hsw.cn/system/2012/06/22/051353815.shtml

新浪網:http://sx.sina.com.cn/city/csgz/2012-06-21/1563.html

陝西新聞網: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2-06/22/content_6708297.htm

陝西文化産業網:http://www.shaanxici.cn/content/2012-06/21/content_6704296.htm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科技史與通識教育"學術會議暨第四界全國科技史教學研討會新聞稿
下一條:“炫夏离歌 青春起航”2012PP电子学院结业生欢送会精彩瞬间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