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政治理論課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研討會”
2012-11-27  點擊:[]

2012年11月23日上午,由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所承辦的“政治理論課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研討會”,在主樓E703會議室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宏波、PP电子學院黨委副書記馬曉彬,以及來自相關系所的30余名教師和博士生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院長助理燕連福主持。

聚会会议一开始,马文保老师首先介绍了近年来马原所教学、科研和師資隊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展示了马原所在这几方面取得的显著结果。马原所在教学治理中逐步形成了“分步治理、逐步改观、逐级提高”的治理思路。为了全面提升教学水平,还拟出台“教学能手奖励措施”、“全面教学与专题教学实施及考核措施”、“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精品课培育计划”、“推进教学革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措施。马文保老师还着重介绍了近年以来马原所的科研结果,基本情况是: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社科4项,其他项目20余项;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 ,CSSCI来源期刊20余篇,省部级获奖2项,其他奖励6项,在研项目金额达60余万。

接下來,劉儒教授做了《實現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培植政治理論學科的科研生長點》的主旨發言。他結合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分析了政治理論學科科研事情發展的現狀和影響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斷提高與提升的制約因素,認爲,政治理論學科科研水平低的基础原因在于科研生長點的缺失。他還結合馬原所的事情實際,談了如何努力培育政治理論學科的科研生長點的設想與對策。劉老師的發言贏得了與會老師的深刻共鳴和熱烈掌聲。

在劉老師發言的基礎上,馬原所的兩位青年教師樊曉燕和蒙木桂分別介紹自己如何在搞好教學事情的基礎上從事科研的經驗與體會。樊曉燕教師從科研活動、教學感悟、科研探索及困惑四個方面與各人進行了交流。蒙木桂老師從心靈、思想和操作三個層面論證了科研活動對教師的個人生命存在與職業门路的须要性和現實性。

在圍繞會議主旨的研討環節,燕連福老師首先發言,他分析了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面發展臨的現實困難:人才流失、項目流失、物理空間流失和學生流失,提出要從停止這些“流失”入手,凭据教學立院、科研強院的要求切實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其他系所的教師也分別發言。孫寶玉老師介紹了政治學系提升科研能力的經驗,認爲馬克思主義學院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平台,學院出台的激勵措施和經費投入激發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科研熱情,政治學系形成了重視學科交织、關注前沿問題的特色並應用于課題申報,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思政所鄭冬芳教授分享了個人的科研經驗和體會,她提出,占有豐富的資料、較強的结果意識和關注熱點問題是多出结果的關鍵。曆史所青年教師宋希斌代表曆史所,暢談了該所整合科研力量、凝練研究偏向、教學科研緊密結合的具體做法和措施。

這次研討會的一個亮點是:馬理論專業的兩位在讀博士生代表分別介紹和彙報了自己科研成長的曆程和發表學術論文的心得,並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博士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科研能力和提升要领。本次研討會的另一個亮點是:老師們還從微觀層面上就科研論文如何選題、如何撰寫的困惑與要领進行了有效的交流和互動。燕連福老師介紹了自己的科研經驗和體會,從研究選題、論文撰寫等方面提出了頗具啓發意義的觀點。王宏波教授則強調了選題時的問題意識和理論沖動的重要性。

最後,PP电子學院黨委副書記馬曉彬和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宏波教授進行了總結發言。研討會在熱烈和諧的氛圍中圓滿結束。相信這次會議一定會對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科研事情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圓桌上的精神碰撞——“創源”PP电子專場:諾貝爾文學獎“傳統”中的莫言
下一條:PP电子學院組織開展“基礎課”教學實踐活動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