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邬焜教授當選國際信息科學聯合會副主席
2015-07-09  點擊:[]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15-07-08 17:19

由国际信息科学联合会和多国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国际信息科学峰会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技术大学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处于十字路口的信息社会——信息科学的回应与责任”。聚会会议包罗三个分支聚会会议:第六届国际信息科学基础大会(FIS 2015)、第二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ICPI 2015)、第五届国际信息通信技术与社会学术研讨会(ICTS 2015)。

在国际信息科学联合会(ISIS)执委会扩大聚会会议上,西安交通大学邬焜教授全票当选副主席,联合会主席由瑞典梅拉达伦大学Gordana Didig-crnkovic教授担任,该聚会会议总结了联合会的前期事情并选举发生了由一名主席和十二名副主席组成的第三届领导机构。

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是本次會議的承辦單位之一,邬焜教授作爲峰會主席團成員並擔任了“第二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的主席。邬焜教授還在峰會大會開幕式上代表中國代表團致辭,並在“第二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上致開幕和閉幕辭。

他在致辭中講到,首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2013年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無論在中國學術界,還是在西方同仁中都獲得了很好的反響。近兩年來,中國和世界的信息哲學研究都有了新的發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所揭示的信息世界的獨立性、普遍性品格,不僅爲確立一種新的科學和哲學的時代範式,爲確立一種新的世界觀奠基了基礎,而且也爲統一信息科學的建设和發展奠基了基本的前提條件。

出席此次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是本次會議的一個亮點。其中包罗衆多在信息哲學和信息科學領域的著名中國學者:北京郵電大學鍾義信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苗東升教授、中國科學院顔基義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尚智叢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成素梅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李伯聰教授等。

“第二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取得了豐碩结果,共收錄論文33篇,論文議題主要涉及七個大的方面:關于信息科學和信息哲學互動融合性質的討論;關于信息本質和信息的存在論职位的探索;關于東西方信息哲學基本理論的比較研究;關于信息價值、信息風險、信息文明和信息民主問題的研究;關于虛擬現實、量子信息哲學、納米信息倫理的研究;關于時空和信息問題的研究;關于信息和符號、信息和傳播、信息和音樂、信息和人的精神疾患等問題的研究。此次會議收錄了邬焜教授和他指導的12名博士生的13篇論文,其中的10名博士生參會。

在峰会举办的信息哲学专场大会陈诉中,邬焜教授特邀讲话,作了题为“信息哲学与信息科学的互动与融合”的学术陈诉,海内外学者展开讨论,认为该陈诉展示了中国信息哲学在“存在领域支解”这个哲学基础问题上奇特的创新价值,既强调了信息哲学的元哲学的性质,又强调了信息哲学和信息科学的融合和统一。中国的信息研究提出了一种差异于今世西方信息研究的奇特范式,这种范式为回应本次峰会的主题以及为世界信息研究的生长提供了很是有价值的研究视角。其他做陈诉的各国知名学者另有:国际信息哲学的提倡者牛津大学Luciano Floridi教授;法国著名逻辑学和信息科学专家、巴黎国际跨学科研究中心Joseph Brenner研究员;国际信息伦理学中心(ICIE)首创人、乌拉圭州立大学Rafael Capurro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尚智丛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成素梅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肖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等。西安交大博士生也在聚会会议上作了陈诉,并积极加入聚会会议的组织和讨论。多位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就相关议题与邬焜教授和交大青年学者展开了深层的交流和对话。

第二屆國際信息科學峰會(2017年)將由瑞典哥德堡大學承辦,第三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已被列入其中,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仍將作爲主要承辦方參加峰會。

國際信息科學聯合會配景資料

国际信息科学联合会[全称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ISIS)]是一个寻求信息社会理论的国际学术组织,建设于2011年6月24日,注册地为奥地利维也纳。该联合会的领导机构已换届三次。第一届领导机构的主席是俄罗斯科学院的 Konstantin Kolin 教授,第二届领导机构的主席是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的 Wolfgang Hofkirchner 教授,2015年6月新选举的第三届领导机构的主席是瑞典梅拉达伦大学Gordana Didig-crnkovic教授。该组织曾多次举办种种类型的信息研究国际聚会会议。从2015年开始,该组织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信息科学峰会,把相对独立召开的相关领域的国际聚会会议整合起来,以便促进差异学科的国际信息研究领域的交织与相助。

科研院PP电子社科處

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中法“當代藝術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交大召開
下一條: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歐陽斌書記一行到訪我校新聞與新媒體學院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