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中法“當代藝術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交大召開
2015-07-10  點擊:[]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15-07-08

7月2日至5日,中法“當代藝術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交大順利召開。西安交大副校長席光,來自法國11所高校和國內院校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會議,會議由PP电子學院李建群教授擔任大會主席。會議圍繞著藝術與哲學、與技術的關系、藝術表達形式、當代藝術建構、中外藝術美學比較等主題展開了多領域的學術交流。

席光副校長首先對列位專家學者的到來体现歡迎,並希望通過會議圍繞的“藝術哲學”這一主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的友誼。開幕式結束後,與會專家學者配合參觀中法視覺藝術交流展,並合影留念。

本次研討會是中法“當代藝術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國內首次會議,共提交60多篇論文,其內容涉及哲學、藝術、攝影、傳播等多個學科。中法學者在交流過程中不僅建设起良好的友誼,更在學術方面獲得許多新的構想。與會的國內外專家每人交流發言30分鍾,然後進行討論,現場氣氛熱烈,學者各抒己見。現場口譯由西安交大外國語學院師生擔任。

陕西师范大学尤西林教授的讲话,站在哲学的高度重新审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阐释了信息时代下艺术的新功效,法国里尔第一大学的Jean Paul DELAHAYE教授也以科学技术为起点提出了用数学来评价作品的美学质量的新思想。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Georges Didi Huberman教授以谢尔盖·爱森斯坦的影戏为例,展示了在图像中如何组织已往、现在和未来。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彭德教授则从中国审美的形式出发,探讨传统艺术中的老态美和病态美特征。巴黎第八大学的Francois SOULAGES教授提出历史的感受性,作品的形成必须结合缔造者和接受者两种感受性。另有一些教授进行了跨文化的视角分析,张再林教授以现象学的“身体”看法出发,探讨中国审美意象。而巴黎索邦大学教授Bernard Vouilloux通过对亨利·米修与赵无极关系的探讨,论述了中国元素对于西方绘画的影响。

此次會議爲深入進行藝術哲學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對開展國內外藝術哲學領域更廣泛的學術交流與相助、提高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水平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對提升西安交通大學在PP电子藝術領域的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加入聚会会议的另有西安交大国际随处长梁莉,PP电子学院院长边燕杰、党委书记马晓彬,科研院副院长兼社科随处长贾毅华,西安外国语学院贾振范教授、波尔多第三大学 Bernard LAFARGUE教授、埃克斯马赛大学Jacques Morizot教授、里昂第三大学Jean Joel DUHOT教授等。

本次會議由西安交大學PP电子學院主辦,科研院、國際處、外國語學院、資産公司及金橋留學公司、科教院協辦。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第三屆哲學暑期學校結業典禮
下一條:邬焜教授當選國際信息科學聯合會副主席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