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PP电子學院師生參觀照金革命紀念館
2016-11-02  點擊:[]

10月29日,PP电子學院于媛芳老師帶領12名學生前往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參觀學習。這所坐落于陝西省銅川市的照金革命紀念館向所有參觀者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劉子丹、謝子長、習仲勳、李妙齋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西北地區創立的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的曆史。照金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在陝西與甘肅接壤地建设的一個革命根據地。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的建设,點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種,爲後來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建设創造了條件。

在照金革命紀念館,全體師生認真聆聽館內講解,透過所陳列的寶貴文物感受著先烈們的革命熱情和他們的峥嵘歲月。紀念室內陳列當年的手搖鑽、地雷、手榴彈的原物或複制品,生動具體的展示工人的戰鬥曆程,對參觀者留下了不行磨滅的印象。結束紀念館的參觀,全體師生拾階而上,來到館後的紀念碑前,這座高峻的照金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碑,其碑文記載了我黨我軍的戰鬥曆程,要述及修械所、被服廠的戰鬥史。秋高氣爽,紅葉漫山,先烈們英勇戰鬥的火種將永遠流傳下去。

在薛家寨景區,師生們帶著照金革命的熱情,選擇了最陡峭的“紅軍路”來爬山,重走“紅軍路”,追思紅軍記憶。1933年春,陝甘邊黨政軍領導機關遷駐薛家寨後,這裏就成爲照金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是紅軍的後方基地。13人的隊伍沒有人放棄這一次辛苦的爬山之路,各人在陡峭的石階上一直堅持。走完“紅軍路”,全體師生依次參觀了1號紅軍寨、2號紅軍寨、3號紅軍寨和4號紅軍寨。上世紀三十年代,紅軍第二十六軍便利用這裏的四個天然岩洞修建了1-4號紅軍寨,自東南而西北依山勢依次排列。一號寨南鄰秀房溝,當年爲陝甘遊擊隊1、3支隊駐地。二號紅軍寨爲當年的紅軍醫院和被服廠。三號紅軍寨是紅軍當年的軍械廠,又稱“兵工廠”或“修械所”。四號紅軍寨爲陝甘特委駐地和供需倉庫。二十六軍依憑天險,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同國民黨軍隊英勇抗爭,發展革命火種。

硕6069班檀鑫同学告诉记者,“通过一段段历史文字、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的展示,缅怀了革命先烈和前辈的辉煌业绩及卓越功勋。从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而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战斗历程中,使我们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不仅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更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引发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情,增强了身为交大学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一定要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努力学习科研。”硕6071班的孙博闻同学说:“在接受了实地革命传统教育的时候,让我看到其时极为艰辛的革命斗争情况,感伤颇深,我越发深深的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照金革命凭据地的这段历史所纪录的恒久稳定的奋斗精神,同样在今天也意义犹存。历史条件发生变迁,但我们今天面对新的挑战时,更需要讲艰辛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在生活中,不铺张、不浪费,坚守勤俭节约的美德;在事情中,要勤勉、要奋斗,践行踏实肯干的作风。纪念馆里革命家们用过的每一件物品深深震撼着我,留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凝聚着他们精神形成的轨迹,他们不为索取,只为奉献的精神,使我的灵魂获得启迪,将令我受用一生。离开纪念馆,看到门口树立着习仲勋、刘志丹、謝子長三位革命家的雕像,我肃然起敬,心中涌起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我悄悄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本职事情干得更好,这种精神将继续鼓舞我前进。”

結束照金革命紀念館的學習,同學們心中牢記英雄先烈們的抗爭事迹,繼續傳承照金革命的熊熊之火。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PP电子學院邊燕傑教授榮獲《社會學研究》創刊三十周年“傑出作者獎”
下一條:從“讀書”到“閱人”:第二期“真人圖書館”如期舉行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