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對話基礎教育,走進扶貧安置——PP电子學院趙文龍教授一行赴隴縣基層調研
2017-11-17  點擊:[]

2017年11月12日

“堅持大扶貧花样,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精准”就蘊含在實而又實、細而又細的舉措中。爲了切實了解陝西省山區的基礎教育發展和扶貧安置情況,PP电子學院社會學系的趙文龍教授和他的團隊于11月9日到12日來到陝西省寶雞市隴縣開展基層調研。

隴縣位于關中平原最西端,是一個山區農業縣,人口約27萬人。本次調研主要關注基礎教育、扶貧安置的情況,調研期間分別和崇文中學、政協、國土局等部門的幹部及事情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2017-11-16 09:11:14.531000

調查團隊在訪談中了解到,在“窮縣強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隴縣已經基本達到“創省級教育強縣”的標准,並且有兩所高中入選陝西省計劃命名的“30所示範高中”。崇文中學是隴縣最好的初中之一,已經基本實現教育信息化,硬件設施完備,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教育強縣要具有開創性,起到引領作用、探索作用。鄉村實行“撤點並校”之後,政府投入資金支持基礎教育爲當地服務,“配餐中心”保證學生的營養飲食,爲學生們免費提供早餐。建设“留守兒童管護中心”,關注學生身心康健發展。實行“一對一幫扶對子”探索扶貧、幫貧、脫貧的新思路。

/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0EE4396D-24FE-475D-AE63-397CF0A096F4/tmp/insert_image_tmp_dir/2017-11-15 08:13:49.765000.png2017-11-15 08:13:49.765000 2017-11-16 09:18:37.706000

移民搬遷主要是改善居住條件,由山區集中到宁静、交通便利的地方,每戶都有補貼,由政府出資負責配套設施的完善。例如,隴縣的曹家灣實施五村集中大搬遷,共搬遷了2000多戶,形成了“萬人社區”。在扶貧移民安置及其搬遷工程的實踐中,隴縣各鄉鎮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力爭做到真扶貧、扶真貧。

有長期基層經驗和事情經曆的幹部和事情人員對扶貧事情有深入思考,認爲扶貧事情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扶貧,政府包攬扶貧事情不合適,扶貧的主體應該是群衆自身。搬遷主要是爲了脫貧,精准扶貧就要因地制宜,分清致貧原因,分清扶貧對象。脫貧要接纳綜合性措施,首先要解決生産生活問題,改變貧戶的觀念,提高生活能力。

趙文龍教授帶領他的團隊所進行的這次基層調研,一方面深入了解了隴縣的基礎教育發展和扶貧安置事情的具體落實,另一方面也是指導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如何做研究、如何進行社會調查的學習,是一次具有啓發性和現實意義的實踐教學活動。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