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7點,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以下簡稱新媒體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第十六期學術事情坊在主樓E座412辦公室舉辦。本次事情坊由新媒體學院陳強副教授主持,吳鋒教授主講,主題爲“傳播學SSCI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新媒體學院陳積銀教授、宋歡迎、盧靜怡等老師以及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學生們參加了本次事情坊。本期學術事情坊還吸引了來自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學校的師生以及西安交通大學其他專業的學生參與。吳鋒教授從爲什麽強調要走向SSCI論文發表,SSCI論文發表會碰到哪些難題,SSCI論文發表思路要领,傳播學SSCI論文發表的未來趨勢等方面向到場的師生們分享了自己經驗和感悟。

讲座伊始,吴锋教授向各人分析了目前中国新闻流传学术圈的生长概况、特点及新变化,领导各人走进中国新闻流传学术圈。吴锋教授讲述了“大数据”带给学术圈的攻击以及中文学术期刊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配景下,作者学术信息和期刊评价越发透明化,使得青年学者学术发表的难度增加、论文选题越发困难。那么,面对庞大的海内期刊学术论文发体现状如何“杀出一条血路”?吴锋教授指出青年学者做学术要有学术信心、创新能力、学术视野,由海内发表向国际发表延伸是中国学者的战略选择。随后,吴锋教授从国家战略和學科建設两个角度向各人阐释了“为什么要强调走向SSCI论文发表”,并点出了中国青年流传学者开辟SSCI论文门路的重大机缘。
吴锋教授近年来在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SCI收录英文论文2篇,在流传学领域顶尖国际聚会会议(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国际流传学年会大会)上发表并宣读英文论文2篇,有着富厚的新闻流传学学术论文国际发表经验。吴锋教授给各人解说了SSCI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研究要领。解说历程中结合自己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做会见学者的科研经历,向各人生动地讲述了做SSCI文科论文的主要障碍、经常遇到的困扰等。吴锋教授结合自己的论文发表的经验,谈了几点感受:流传学国际发表虽然难但可以克服、找到可以相助或可以讨论的PARTNER十分重要、流传学国际发表最难的地方在于中外思维方式的差异。
針對國際發表的諸多困難,吳鋒教授提出3條建議:一是投稿期刊選擇的战略性和技巧性;二是保持與編輯的及時溝通;三是將科研論文與課題項目申報結合發展。講座最後,吳鋒教授暢談了中國新聞傳播學SSCI期刊發表的未來趨勢。他認爲SSCI發表將是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新一輪學科進展的熱點、重點和亮點;SSCI發表也將是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新一輪學科競爭的焦點,青年學者將成爲傳播學SSCI發表的主力軍。吳鋒教授強調SSCI論文發表是西安交通大學新媒體學院發展的機遇,在“雙一流”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吳鋒教授寄語青年學者,做學術無捷徑可走,最重要的就是堅持,要堅信信心、堅持不懈、堅持到底。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流传学院副院长杜波副教授倾听了本期讲座,他体现交大學術事情坊的平台和形式很好,吴锋教授对于流传学SSCI发表的解说十分到位,通过本次讲座对于流传学SSCI发表从入门到提高再到实际操作等方面有了不小的收获。经常前来交大加入學術事情坊的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流传学院苏书杰老师称,學術事情坊让她开拓了眼界,有助于形成规范的学术习惯,提升量化研究水平,收获很大。她体现,希望新媒体学院學術事情坊可以在更大的地方举办,让更多地青年教师有时机聆听专家的讲座。西安交大新媒体学院的研究生王学敏在听完本次讲座后体现,对流传学SSCI论文发表有了系统的认识,受益匪浅,对于学院新闻流传学的“双一流”學科建設更是充满了信心。
學術事情坊後續將推出“智慧傳播與傳媒産業價值鏈重構”、“CITESPACE分析入門”、“中國國際傳播範式與重構”、“新聞傳播科研實訓與論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等方面的內容,期待各人的參與。
作者:新媒體學院王美霞
攝影:新媒體學院王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