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椽頭風雨問秦漢

——“交小苗”親子時光活動走進秦磚漢瓦博物館

2018-10-30  點擊:[]

 

10月28日,“交小苗”親子時光活動走進博物館系列第二期活動順利開展。10余組教職工家庭一起走進秦磚漢瓦博物館,傾聽秦磚漢瓦“訴說”曆史。本次活動由西安交通大學校工會、PP电子學院和宣傳部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教職工讀書協會承辦。


微信图片_20181029174817


活動當天,秋高氣爽,天氣晴朗,“交小苗”們一進入景區就被這裏的秋景所吸引。景區內森林茂密、空氣清新,特別是當他們走進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立即就被眼前展出的3600多個版別4600余件西周至明清各種紋飾瓦當和古磚震撼到了!活動首先從認識秦磚漢瓦的古代字體開始,張館長用诙諧诙谐、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差异曆史時期瓦當的發展史、瓦當的分類、瓦當的使用及功效等知識,“交小苗”和家長認真聽講,細細品味瓦當的獨特魅力。有家長感歎道,他們從未這麽近距離地感受和觸摸2000多年前的珍貴文物,走進博物館就像翻閱一部龐大众多的“秦磚漢瓦立體字典”,令人目不暇接,歎爲觀止。


微信图片_20181029180445


此次活動希望“交小苗”和家長們在了解和接觸瓦當的過程中,可以豐富自身的業余生活,並且可以培養“交小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知和認識。活動結束後,家長們紛紛体现,很是感謝主辦方組織的此次活動,這個活動讓小朋友們了解中國古代瓦當藝術,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在孩子心裏播撒下愛藝術、愛文化的種子。

據悉,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館藏西周至明清各種紋飾的瓦當和古磚3600多個,版別總計4600余件,是目前國內館藏瓦當數量和品類最多的“秦磚漢瓦”專題博物館。瓦當是我國傳統建築鋪在房檐邊上的滴水瓦頭,呈圓形或半圓形,上有圖案或文字,內容涉及自然、生態、神話、圖騰、曆史、宮廷、官厅、陵寢、地名、吉語、民俗、姓氏等等,反映了豐富的自然景觀、PP电子美學、政治內容和曆史文化等,具有很高的學術和考古研究價值。

图文:PP电子学院 闫潇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