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文茹老師受邀在“中傳”研討會做報告
2018-11-05  點擊:[]

11月2日至4日,第七届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學科建設研讨会在四川音乐学院顺利召开。聚会会议开幕式由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包德述主持,出席嘉宾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樊祖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萧梅、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伍国栋、民族音乐学家杨民康、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叶明春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师生共计200余人。

會議主題發言有蕭梅《上音二十年:我的傳統音樂教學多元化探索》、甘紹成《對中國傳統音樂教學的再思考》,學術講座有樊祖蔭《“奉五聲”與“變五聲——“二變之音”在五聲性七聲調式中的作用》、伍國棟《疑惑與解疑—音樂學教學與科研中的“問題意識”》。

随后,本次聚会会议凭据主题共分为六个分论坛,包罗“非遗”掩护与传统音乐教育、传统音乐的今世应用与传承、传统音乐教学与學科建設、“西南地域”传统音乐研究暨区域音乐研究、传统音乐影像志及数字化实践与研究、研究新趋势等议题,汇报论文60余篇。西安交通大学PP电子学院文茹老师在研究新趋势议题中做学术陈诉《基于Google Magenta的西安鼓乐韵曲气势派头特征提取与分析》。文老师讲到西安鼓乐作为不行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韵曲传承的局限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她提出以探索信息科学技术对音乐艺术生长的促进为视角,引入深度学习理论与要领,利用Goolge Magenta艺术气势派头识别与分析工具,研究谱字和艺人韵曲的相互作用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定量分析,建设旋律句法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元素关系,实现可以反映音乐气势派头的基本特征剖析和提取,最后,建设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西安鼓乐乐谱特征的辨识与分析。



文茹老師最後總結,這種借助人工智能實現古譜辨識的要领不僅對西安鼓樂甚至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與保護都有著特殊的借鑒意義,這也將爲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開辟了一條AI之路。

本次研讨会,从主题演讲到各分论坛,与会者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學科建設的差异理论视角和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学理分析与实践研究,体现出了学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术眷注和学术境界。

供稿人:文茹

音樂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