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提高黨員政治信仰、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6月26日下午,PP电子學院李黎明院長爲研究生黨員、積極分子講授專題黨課,PP电子學院團委書記、輔導員闫潇主持活動。

李黎明以《從農業現代化看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邏輯》爲題,立足曆史性、系統性、全球性視野,爲同學們全面解讀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內涵,深刻揭示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意義。李黎明首先從現代化的內涵和配景切入,介紹了現代化的理論內涵,並分析了現代化産生的時代配景。他指出宗教革新、文藝複興、啓蒙運動這三大思想運動,促進了人類思想的大解放,爲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须要條件,開啓了人類曆史向現代化邁進的偉大征程。
現代化是一把雙刃劍,在提高社會生産力、促進思想解放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李黎明認爲,現代化進程對于人類社會而言是全面而深刻的。現代化意味著更先進的社會生産力、更完善的社會制度和更美好的生活條件。但同時我們也應當認識到現代化具有多面性,會帶來收入不均、貧富懸殊、階級分化、生態環境破壞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進而導致政局混亂,給全球治理帶來困境。他啓示我們必須以理性客觀、辯證全面的眼光看待現代化,發掘其中的科學身分。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最鮮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明確提出“現代化之問”,並針對這一議題給出了中國答案,提出了全球倡議。李黎明介紹,“現代化之問”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展示了中國共産黨對于推進人類現代化的使命擔當。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近代以來就已經在探索發展的门路,中國共産黨也探索了上百年的曆史。實踐已經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是最適合破解中國發展難題的那把鑰匙。

通過此次主題黨課活動,PP电子學院研究生黨員、積極分子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領悟。各人紛紛体现新時代的青年正處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應當勇擔新時代賦予青年的偉大使命,以自身發展繪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
圖/師境宜
文/武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