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喜迎中國共産黨102歲華誕之際,迎七一“在國際期刊講好中國故事”(第三期)英文論文發表報告會在PP电子學院舉行。活動由PP电子學院社會學系師生聯合黨支部、社會學系、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西安交大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PP电子學院分會聯合舉辦。校黨委統戰部副部長邢旭甯,社科處副處長李聰,校留聯會副會長孟凡蓉,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紀夢然、院長李黎明,副院長王偉、張勇出席活動,社會學系師生聯合黨支部書記悅中山主持活動。近百名校內外師生參加報告會。

2022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中鼓勵青年學者“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楷模”。爲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推動青年師生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更好地將個人學術理想與祖國發展緊密結合,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西安交通大學“領軍學者”特聘教授、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邊燕傑作了題爲“善用國際期刊,講好中國故事”的精彩報告。邊燕傑教授曾任北美華裔社會學家協會主席、美國社會學學會亞洲分會主席,是社會分層與社會網絡研究國際知名學者,創立了“關系社會學”。作爲老一輩留學生,邊燕傑教授是歸國留學人員的楷模和楷模,他身體力行數十年來持續研究中國問題,已出书中英著作20余部、發表論文200余篇,連續9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
邊燕傑教授聚焦三類國際期刊(本學科的專業期刊、區域性期刊、專業性兼區域性期刊),以自己在社會網絡和社會關系領域裏發表的三篇英文權威期刊論文爲例,生動地闡釋了如何善用差异類型的國際期刊,通過與國外理論對話,定位自己的研究在理論體系中的位置來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的理論關聯性是邊燕傑教授貫穿始終、反複強調的焦点要義。他認爲,對理論知識的貢獻是乐成發表國外頂級期刊的關鍵。

在交流互動環節,在場師生踴躍提問,就講好中國故事時如何處理普遍性與特殊性、如何提高研究结果的理論水平、理論導向偏好和數據驅動偏好的關系、看法測量與實證分析等問題與邊燕傑教授展開了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

邢旭甯高度肯定了“在國際期刊講好中國故事”系列活動,希望持續舉行下去,不斷擴大影響、樹立活動品牌,爲師生科研發表需求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李聰就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理論體系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貢獻交鼎力大举量與邊燕傑教授展開了深入探討。李黎明強調了中國故事和既有知識體系的關聯性,以及讓大衆聽得懂、聽明白的须要性。孟凡蓉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動的學術價值、服務價值和廣泛影響。紀夢然對“在國際期刊講好中國故事”系列活動以及社會學系師生聯合黨支部紮實又富有創新性的事情給予了高度肯定。她鼓勵各人在科研中應聚焦國家需求、社會需求與人民需求,堅持文化自信,借助國際頂級期刊平台來展示中國學者的智慧與力量,發出中國聲音,爲知識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貢獻交鼎力大举量。
文字:社会学系师生联合党支部 王红艳、刘珈彤
图片: 社会学系师生联合党支部、学校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PP电子学院分会